我出生的地方叫黄牛场,据说官方的名字是种牛繁殖基地。我爷爷说当年的黄牛场直属中央,用的稿纸都是国务院字头,那自然是相当的拉风。每年的六月几百台康麦因并驾齐驱一字排开绵延数公里收割小麦的情景曾激起了有志青年大干四化迈向共产主义的壮志豪情,他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迁徙于此,聚拢、定居并且繁衍生息。我爷爷和我外公都是当年的有志青年,刚到黄牛场的时候我爸和我妈都还是小屁孩。那时候当然还没有我,我属于后来繁衍出来的那一波。
比方说,南阳盆地是个碗的话,那么黄牛场的位置就在南边的碗延儿上,属于地势比较高的丘陵地带,与湖北襄樊(襄阳)交界,是个天高皇帝远的三不管地带。据说解放前这片土地遍长两丈高的茅草,土匪们为了半斤白面把一个人包粽子埋在茅草地里跟没事儿一样。后来全国解放了,解放军就押来了十万国民军战俘在这里开荒,开出了三十万亩的土地。再后来就有了有志青年响应祖国号召聚拢于此种地养牛生孩子的故事。所以这里的村不叫村,叫“连”。一共八个连统归于“厂部”管理。我爷爷是当年厂里的干部,所以我在厂部出生,三岁之前生活在厂部。三岁以后全家迁去南阳,每年只到外公家小住。外公住一连,所以三岁以后的事儿就都与一连有关。以搬家为界,三岁之前我记事不多,后来做梦回去也还是一片空白。那是一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有些奇特但却真实存在的地方——我童年的马孔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