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产生深刻、强烈的情绪是什么时候?
一个月前我看了神剧《黑镜》的S03E04——《San Junipero》,于深夜中翻涌出来的思绪万千,积攒至今。
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被大脑里充斥的「写作目的性」以及「优秀写作方法」所束缚而感到不知所措;我试图寻找文字以外的出口、安利给最好的朋友以求共鸣,或者索性忘掉它……均无疗效。
我终于明白,不写下来,是逃不过的。
相较于《黑镜》前两季一边倒的好评,第三季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一说制作方从英国人到了美国人手上,风格变了;一说剧本和演员都没有前两季惊艳了。
第三季一路看到第四集,我以为差评可能来源于此:这一季脱去科技的外壳,抛开对技术进步的过度渲染,着眼于技术大环境下的“未来居民”。而当观众逐渐意识到,在未来,成年人的世界依旧没有容易二字,人性的弱点始终无法逾越。对未来的期望顷刻之间幻灭。
差评。
其实哪有什么「未来居民」和「幻灭」
当我们谈论过去和未来的时候,字字句句说的都是现在。
关于精神和肉体
San Junipero来源于拉丁词根Junio,意为永生和永葆青春。
你应该猜到了,San Junipero是一座城,每个人心里向往、只有享乐没有痛楚的城。
佛曰四劫——成、住、坏、空。而在这里,只有「住」:停留在美好的高处,没有循环,也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无限循环。打不破毁不灭,疼痛感知调整为0。
perfect.
这样的故事显然不会发生在已知的肉体世界里,它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必须经历「坏」和「空」,走完整个循环。肉体腐朽,精神永生,当这个一点也不新鲜的科幻变成现实,你会选择待在San Junipero吗?
当意识变成服务器里明灭闪烁的光点,生前身后哪个才是真正的存在?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
社交媒体,游戏,虚拟社区……我们的精神和肉体早已分家,活在不止一个世界里,哪个才是真实的你?
关于爱情
爱情需要观念一致吗?
在《San Junipero》的规则里,当得知自己的肉身行将消亡之时,你可以选择pass over(过渡)到San Junipero这座城。城里85%的人口是永久居民,即真实世界里已经不存在的人。
这个规则创造了一种类似于天堂般的存在,先行离开的人可以在San Junipero居住,期待某一天与至亲的、深爱的人再次重逢。试问面对这样的选择,谁会说不?
女主Kelly的丈夫是个例外,毅然决然地对天堂say no,选择了正常死亡,不留下一点痕迹。
是的,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观念,选择相信或是不相信某些事物的存在。
如果你是Kelly,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深爱的人在某个观点上与你南辕北辙,他的选择让你痛苦万分。你会怀疑这份爱情是否曾经存在过么?或者,全然接受才是真正的爱?
爱情需要在意年龄吗?
San Junipero是一座青春之城,那爱情呢?
它是年轻人的专属吗?满脸皱纹的憔悴面容也能拥有心动的美好吗?
人生何处不相逢。
经历得更多,就更懂爱情吗?
爱是自私是占有,还是包容是理解是手放开?
一个从未体验过爱情的60几岁处女可能比经历过大半辈子婚姻风雨的女人更懂得爱情吗?
关于婚姻
有一段Kelly的台词,在网上被广泛引用:
49年……我和他在一起49年。你根本无从想象,你根本不懂……我们的羁绊、承诺、厌倦、渴望、欢乐以及爱情——该死的爱情,你根本不懂。我们牺牲的一切,我给予他的那些岁月,他给予我的那些岁月
Forty-nine years... I was with him for 49 years. You can't begin to imagine. You can't know... the bond, the commitment, the boredom, the yearning, the laughter, the love of it. The fucking love. You just cannot know! Everything we sacrificed. The years I gave him. The years he gave me.
作为围城外的一员,我没有资格讨论婚姻,尤其是跨越一生的婚姻;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表达我对婚姻的不成熟想法。
49年,死守;压抑自我,死守的是婚姻本身还是不敢面对真实自己的事实?
这么说可能过于偏激了,婚姻正如生活一样,糅合了一切酸甜苦辣、稀松平常以及不可思议,不尽然是痛苦也不尽然是欢笑,更多时候它就在那里,仅此而已。
除去说不清道不明,婚姻从最简单的层面上,就等于法律意义上的签字资格。
婚姻很多时候可以不因为爱情。
40几岁没结过婚的Greg可能是三年来最关心和了解Yorkie的人,他说为什么不结婚呢?反正也没有任何坏处。
Yorkie说Greg真是一个好人,我知道他可怜我,这点真让我生气。但我们不得不结婚。
婚姻是一场牧师主持的仪式,更是一个通往法律程序的手段。
对你来说,婚姻的本质变味了吗?
关于自我认同
网上有个偏冷门的说法,关于为何《San Junipero》是黑镜为数不多的“happy ending”——不想给LGBT题材一个黑镜式的冷峻犀利结局。
看起来说的是LGBT寻求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但我认为说的也是少数派、亚文化。
那种在主流文化强势笼罩下,必须施展侦探般锐利目光、推理能力,确认过眼神才能、才敢对得上同类的体验;
那种小心翼翼活在两个世界里,时常在明晃晃的夏日独处中,想到“我与大多数人不同”这个事实,而后浑身汗毛竖起来的体验。
谁经历谁懂。
至于这个【谁】
可能是性少数群体
可能是抑郁症或双相障碍
可能是政见不同的激进者
是中世纪的异教徒
是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者
是丁克、是不婚
更可能是工作了5年的销售经理想转行去做摄影师的你,或者是零基础二十几岁想要开始学钢琴的他,还有不务正业妄想以敲击键盘来改变一点点的我……
可能是每个人掩藏掉的10%,甚至更多。
在“我与大多数人不同”这件事上,其实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我想问一个问题。”
-“爱过。”
-“没有什么少数派,别问我如何接受事实、直面现实,跟自己和解?”
San Junipero没有你想要的答案,这里也没有。
公众号:这里没有你想要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