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观影《二十二》

观影《二十二》

作者: 蜗牛在路上遇到了黄鹂 | 来源:发表于2017-08-18 12:59 被阅读9次

其实本来一点也不想看这部电影。年少的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想要探索人性恶的边界,想要让青春期内心悲悯又暴戾的浪花有安放的海滩,就去看了一些跟战争有关的影片和杂书。年纪大了,深以为人性恶是没有底限的,就一心一意想把自己隔离开,不去触碰那些不光明不美好不温暖的人和事。于是,跟集中营、慰安妇、文革有关的电影和书经常被排除在观看名单之外。

有几个小伙伴在群里大力推荐这部电影,雪写了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我也转发了,呼吁大家去看这部电影。想着自己呼吁别人去看,自己却不去,有点婊气,今晚就鼓足勇气跑去看了。

电影拍得很细腻克制隐忍,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那些幸存的慰安妇的晚年生活。8年抗日战争,有20万名中国女性成为慰安妇。截至拍摄这部电影的2014年,只有22名慰安妇幸存。所以,电影名就叫《二十二》。

在电影里,这些幸存的慰安妇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她们大都生于1922年至1928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最多也就20岁出头。能够活下来,已经是20万这个冷冰冰的庞大数字中的罕见的幸运儿。被蹂躏至死的,因为耻辱而自杀的,是大多数。即使是只做一天的慰安妇,那也是一世的噩梦。带着一场永生的噩梦,从青春年少,活到耄耋之年,真的需要好大的勇气。

我常常觉得东方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崇尚强者为尊。比如说,人们常常会指责被强暴的女性不自爱,会怀疑被父母遗弃、虐待的孩子心理有病,而忘了或者部分遗忘应该受到指责和惩罚的是强奸犯和遗弃、虐待孩子的父母。当人们把矛头对准受害者时,潜意识里是不是认为施暴者是强大的、有话语权的,甚至因此进一步合理化恶的动机和行动?根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而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那些幸存的老人心里都有很大很深的伤口。雪说,贫穷不是杀手,是内心的孤独与时代的遗忘,这些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因素才是压死她们的稻草。有一些痛苦是全人类共享的痛苦,比如人在不可知的命运和死亡面前的疑惧和无助,在爱情婚姻前的失意和隐痛;有些痛苦是全国人民共享的痛苦,比如日益高企的房价和环境污染;还有些痛苦是某些个体或者群体独有的痛苦,比如作为慰安妇的痛苦。如果痛苦被人藐视被人耻笑,那会成为更深重的、无法救赎的痛苦。某些时候,对于受害者来说,可以跟随本心说出自己的痛苦,已经是极大的奢侈。倘或旁人愿意倾听,有个别人能够懂得和理解,那更是极大的奢侈。电影里有位耿直的老人说,之前有人过来采访她四五次了,她都不愿意说出来。

比较欣慰的是,这些幸存的老人的家人大都很关心她们,能够善待她们。个别老人没有任何家人,孤独地活着,孤独地死去,难得有一些志愿者朋友还会关心她们的身前死后事宜。志愿者里居然还有日本朋友。

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多在山西、湖北和海南。我特意留意了下有没有我的家乡安徽,电影里没有出现安徽。不大相信山西、湖北和海南以外的省份在战争岁月没有发生不幸。大约是死亡带走了一切。死亡给予了亡者生前不可得的平静。

在这部电影里出镜是要有极大勇气的。记得有一个老人没有出镜,她怕给儿子媳妇带来负面影响,电影里只出现了她的名字。她的名字还加了框线,这表示她已经去世。截至2017年,多数在电影里出镜的慰安妇都已去世,制作者们在她们的名字上面加了框线,名字后面写明了生卒年,有几位就是今年去世的。上了岁数的人原本就是风中摇曳不定的烛火。

原来全国各地乡间的丧葬风俗都是类似的。电影的最后部分,有位曾沦为慰安妇的老人去世。乡亲们为她举行葬礼,披麻戴孝,孝帽和我年少时戴过的,从款式到质地,都是一样的。还有棺材,下葬时挖土,墓穴里撒上石灰,都和我曾经目睹过的类似。在乡间,高寿的老人去世,算是喜丧了。埋葬亡者的山头草木灰了又青,青了又绿,渐渐绿意一点点浓起来,似乎这人间还有希望和美好存在。

战争总会改写人生,并且常会以残忍和猝不及防的方式进行。有位70多岁的海南老汉因为是日本人的儿子,受到歧视,一生和婚姻无缘。文革时期,同父异母的弟弟欲杀之而后快。如果可以选择,想必他也不愿意带着与生俱来的屈辱降临这个世界吧!有位叫作毛银梅的湖北老奶奶其实是韩国人,原名朴车顺,她因为热爱毛主席,跟着毛主席姓了毛,真心把毛主席当作大救星。电影里她唱起了朝鲜民歌,却从未回过祖国,因为那里没有任何亲人。叶落不能归根,又是一重新愁。也许她的魂魄早已回归了故国。我注意到她的名字也加了框线。

电影片尾的字幕陈述了一些老人的心声。毛银梅老人说“谢谢你们”,这个“你们”应该指愿意听她的故事的人吧!深重的苦难,是需要合适的诉说的契机的。另有一位老人希望中日不要再打仗,会有人死去。希望她这个朴素的愿望能够实现。

我认为人性恶没有底限,所以才导致慰安妇、文革、集中营这些带有血腥色彩的人事物存在。很有逻辑性的人肯定要嘲笑我的思维过于简单,他们会说集中营、慰安妇、文革产生的源头很复杂,可是,难道这些不是人搞出来的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一些人造业,另一些人受难。这是天地间最大的不公。最想说,战争贩子,都去死好了!

相关文章

  • 观影《二十二》

    其实本来一点也不想看这部电影。年少的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想要探索人性恶的边界,想要让青春期内心悲悯又暴...

  • 观影《二十二》

    工作日的下午,电影院里的人三三两两,今天打算看《二十二》。作为一部纪录片,99分钟里没有太多情节,说一些自己感受深...

  • 【文魁大脑《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席筱璐 第一幅 《二十二

    这是我看过《二十二》这部纪录片后所做的观影记录。 《二十二》不是青春片,片名有其含义。 ―1937至1945年间,...

  • 观影《二十二》记

    记得她快上映的时候 听说这部纪录片拍得挺难的 涉及到的这个话题太沉重 算着时间等她上映 想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但等到...

  • 《二十二》观影杂感

    周二晚准备和女儿一起看纪录片《二十二》,居然因为两个电影院都满场,没有买到票。周三下班后,没吃晚饭,赶上了18:4...

  • 二十二,观影有感

    这几天去看了热度和评分都很高的纪录片二十二,看完之后也有了很多的想法,我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去交流思想,可是周围没有很...

  • 从三十二到八:穿过二十二

    ——写在观影《二十二》之后 从三十二到八穿过二十二从1937来到2017我盯着银幕上那些渐渐被框住的名字那些从死亡...

  • 《二十二》观影感:让我们温柔的去记住这些未被命运善待的老人

    文/耳尺 《二十二》观影感 -1- 是该放下仇恨,但不该忘记历史 去看了《二十二》,我其实并不想去看,我害怕去看这...

  • 观影《二十二》之国殇

    好久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想要为一部电影写下一些文字,过去是因为看电影太少,也看不懂其中的所要表达的思想,今年以来每周...

  • 乱翻书20200708

    读书吧乱翻书 每天打卡 20200708 17筷乐当道啊,第六百二十二天 ,今天观影打卡 《辛德勒的名单》 该片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影《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qa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