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9-12-18 01:12 被阅读0次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所谓贪即贪婪,贪嘛?财色名食睡。贪则污也,谓之贪污。嗔呢即动辄暴怒发脾气。痴即愚痴,傻里吧唧。慢即傲慢,唯我独尊。疑即遇事总是狐疑不决,老怀疑别人是不是在下套。

  确为令生活不愉快,令社会不和谐的毛病。

  西方天主教教义里也有“七宗罪”:包括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但丁在《神曲》里根据“七宗罪”各自的严重性从轻到重作了排列:色欲,暴食,贪婪,懒惰,暴怒,嫉妒,傲慢。

  哈,跟咱这厢“佛门五毒”差不多,可见人性本源之相通。文明背景不一,文化传统不一,但总结出的结论却如此一致。也就是说,缺点就是缺点,罪就是罪,你如果不改,到哪都讨人嫌。

  于笔者,感觉最让人不爽的是好为人师。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好为人师的毛病比嫉妒,暴怒,懒惰之类的“罪行”更严重么?当然不是,而是“五毒”好“七宗罪”都可以避开,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唯独这好为人师,你已经与之开始交流了,甚至各自举杯在手了,你美言几句,对方立刻“犯病”,浑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立刻以内行或能者自居,反过来对你指手画脚,弄得人好不自在,又不便发作,只能“呵呵”一声接一声,敷衍了事。

  不是咱不谦虚,如果对方真是牛人高手,话一出口即戳在点子上,没问题咱只有聆听的份儿,同时也是个受益的过程,高兴呀,打心眼里愿意接受。而对方倘属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偏还“自信”满满,喋喋不休,一副耳提面命的样子呢,那你就只有受罪的份儿了。甚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将进去,为对方感到羞臊呀。

  有一回与人一起吃饭,席间有一位老是往书法方面拉呱,原来正好面对的墙壁上正好是此人的大作,此前也没注意,抬眼一看,妈呀,简直就是鬼画符外加一对螃蟹在“横路进二”(日本影星,《追捕》里的主要配角之一),一点章法没。得,这下可遭罪了,自动筷子到散席,一直给你“上课”,你还得频频哈腰逢迎。哈,这个难受,到现在想起来都仿佛汗津津的脊背上沾满麦芒,难受得要死。哎呀,怎么没有像鸿门宴上的刘邦一样来个尿遁,一跑了事呢。

  两千年前的孟子大概也有过与笔者类似的遭遇。圣人就是圣人,回家后,一条著名的语录诞生了——“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或曰:喜欢做老师有什么不好吗?孔圣人不是就喜当老师,“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不是?其中的症结在于“好”,此处之“好”者,即本无金钢钻,却揽瓷器活以自诩自炫,满足虚荣。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倘然确有真才实学,言之出掷地有声,字字珠玑,那于聆听者自然就是享受了。

  一般说,好为人师者文化人居多,而遭罪者也基本都是文化人。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一:“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清朝《廿二史考异》的作者钱大昕:“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鲁迅一生也特反感那些好为人师的家伙。

       好为人师的病根子还在“慢”和“傲慢”上,与谦逊含蓄的传统相冲突。观察那些好为人师的主儿,与人相处多多少少都有些障碍。也许吧,每个人骨子里都有点好为人师的症候,只是没有发展到病变期而已。真如此的话,咱都得注意点,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美好社会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相关文章

  • 21天演讲D11

    今天的作业: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与人相处中的忌讳,那就...

  •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最近有点膨胀,因为近日来看了一些书籍,学习了一些新东西,去了一些新地方,参加了一些新活动,知识上丰富了一些,带来了...

  •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我去选择好的,发自内心的选择。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人最大的忌讳,就是在...

  •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我对于别人叫我“老师”这称呼有天生的反感。主要有两点原因: 1、老师这称呼在我的理解就是“老湿”(谐...

  •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段目二十三。 今天是6月19日周六,原计划早起跑步可惜外面雨下的很大,既然...

  • 高冷范儿不如"好为人师"者

    高冷范儿不如“好为人师”者 《孟子.离娄上》云“人之忌,在好为人师。”意指人的弊病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自我炫耀,挑...

  • 深夜闯心态,八杆子不着

    孟子说,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深夜的思维最为好客,空洞的头脑里都塞满哲理。

  • 每天读《孟子》之五二

    孟子曰:“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大意是,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总是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深有同感,所以早早...

  • 此句自律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re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