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1.0版本已经上线两个月了,1.1版本也很快就要上线。每迭代一个版本就像重新做一次设计。跟我原来想象的互联网完全不一样。就像现在微信和支付宝的更新,我们都完全无感,习以为常了。而背后他们从用户角度考虑所做的调整,并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都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和设计。
app迭代的过程里,有几个关键词特别值得分享。
希望
每个人都需要希望。要么给老板希望,要么给老板结果。员工也一样,要么让他有希望,要么让他有收获,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创业公司尤其需要。
赋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听到赋能这个词。以前是给自己赋能,给团队赋能,现在还要给用户赋能,给学生赋能。这些赋能可以通过产品功能实现,也可以通过培训实现。想要快速而又有效,就要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当员工掌握了这些基础,就能通过平台和产品来实现他们的价值,就能更好的完成用户的沟通、体验和营销。
升级
面对变化,公司要升级,团队要升级,个人也要升级。除了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提升,市场的趋势,产品最前沿的发展,更要关注用户体验的结果。用户的体验会让我们对产品有最真实的认识,是我们升级产品的基础。
标杆
所谓标杆,就是做经验萃取。可以是团队,个人,书本,等等。同时,找到标杆,萃取经验,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如果业内已经有成功的,我们只要学习就可以,不必要自己再意图创造同样的东西。因为,那不是创新。
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子
在一次次的开会碰撞中,我们听到了来自不同领域同事的意见,看到了不同思维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角,产生了不同的结论和结果。通常,我们只能在自己的领域看到我们能看到的,甚至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而事情总有很多面。我们看不到的,不是不存在,也不是不对。
想要做好一件事,一个产品,需要看到它的不同面貌,以及不同面将能产生的结果。以前很不喜欢开会,最近爱上了开会。高效的会议,不同思维的碰撞,不同观点的产生,不同视角的探究,会让人特别受启发,感觉特别爽。
尊重
想起陈序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当一个矛盾产生,我们总是会看别人的行为,而看自己的动机。如果能够反过来,看别人行为背后的善意的动机,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让对方接受,矛盾就会越来越少,沟通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加入互联网公司跟产品经理们多次沟通之后,越来越能体会鸡同鸭讲的意思。他们说的我不懂,我说的他们也不懂。当对方听不懂我们在讲什么,想表达什么,不是对方的错,是我们应该考虑调整表达方式。我们明明知道对方不具备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对方听懂看懂好操作。看周老师的六易。
看到别人的辛苦付出,并珍惜和尊重,这是团队和谐进步的基础。最近两周我们自己小组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们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设计线下应用的场景,来设计我们的方案和流程,画出将要呈现的结果。把这些做成图表之后,产品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发现问题。这样的做法也是走过很多弯路之后才有的。这样的主动工作和主动配合,才是团队需要的,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放下骄傲和恐惧。
以终为始
正推和倒推都能实现。结果就是目标,先看到目标,才会去开拓路径。
虽然走了弯路,但是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鸡汤,曾经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正如几年前周老师告诉我的,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一切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发生。知识储备会不够,能力也会有瓶颈,所以时时保持学习的能力和开放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