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436/a556752e0aa66146.jpg)
文|笔盖姑娘
——笔盖听樊登读书|心灵类《正念的奇迹》
记得当老师的有一学年,因为课时不满被安排坐班,意味着从以前潇洒自由的状态变成朝八晚五,每天四次打卡,接到这个通知当时的我一开始内心非常拒绝。
“如此一来,我就不能每天想啥时候练瑜伽就啥时候练习了?!如此一来,我就不能经常自己去谈恋爱见朋友了?!如此一来,我就再也没有懒觉睡了?!如此一来我就……”。这是我刚接到这个通知时候的心理活动。但事实已经成为事实,我必须接受并且重新规划生活。
当我听到樊登老师讲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时,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一切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专注于自己当下的觉知」
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因为生活的事与愿违而产生不良情绪。但是这毫无益处,因为不良情绪不能让我们不必做必须做的事。
比如要坐班已经是事实,那么我不开心没有任何作用。而是应该更积极的去专注于每一个自己单独的时间,和跟工作学习在一起的时间。因为如果每天的生活就像应付差事一样,从我们身边滑过,我们就等于没有生活过。
我遇见过一个宝妈,没有孩子的时候尽情的过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别人以为她会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没想到井井有条的同时,生活更多了滋味。她会在孩子休息的时候独处写写文,做做手作,孩子醒的时候就一起玩,给她讲故事一起画画。这样的每一秒都流淌得如此有意义。时间就是金钱,想想自己的时间有多贵,便不会那么轻易浪费,努力把每一秒都用得值得。
还记得在《女人有话说》里有人问苏芒“辞职后的生活节奏是否习惯”时,苏芒说出让大家很意外的答案。她是女强人呀,无工作不快乐的呀,但是她停下来的时候就开始安住在另一个当下的状态。这样的人,一切的时间都是自己的时间。
「在大地上行走 就是奇迹」
樊登老师说:“我们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我们觉得自己不应该承受痛苦。”
在世事上挑挑拣拣,被分别心控制,这样的分别心想要得到持久的幸福很难。比如我会天然的觉得坐班比不坐班悲剧,觉得坐班就会限制我的自由,觉得谈恋爱比工作快乐,这样的分别心和产生的期待就会让我失去正念。张德芬老师也说过:“如果我们想要趋乐避苦,我们必然不会持续快乐,因为人生不如意着十有八九”。而当你知道“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时,在大地上行走的时时刻刻就都成为你修行的机会,而不是只有在禅修时。
所以吃饭的时候细细咀嚼,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身体吸收的感觉;在瑜伽里用呼吸带动每一个体式,内观自己感受自己,享受每一天与自己身体相处的宝贵一小时;工作的时候仔细的写每一个字,感受投入工作的心流;谈恋爱的时候就把最好质量的陪伴给对方。
「合适的极致——中庸」
“中庸不是无聊,而是摆脱了社会的惯性。而达到中庸的方法就是保持正念”。
有一个很好玩的一个现象,那时候很多同事知道我坐班都会过来关切的拍拍我的肩膀。问一句“现在比以前辛苦一点哈?”而我会笑笑答到:没有呀,我觉得特别好,这不是假话,而是修习正念后内心真实的感觉。不会再在工作的时候想着恋爱,学习的时候想着吃饭逛街,或者瑜伽的时候目不转睛的看着旁边的手机……
如果不修习正念,主宰我的将永远是我的情绪,我带有分别心的情绪。所以我们不仅是我们自己,更要做自己的观察者,关注生活中自己每一次的起心动念,每一个呼吸。如此,外界的纷纷扰扰也不会困扰到你。
能腾云驾雾或者在火上行走并不是真正的奇迹,真正的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当你能够与行走融为一体的时候,这就是奇迹。所以幸福无关乎境遇,关乎生活在其中的人,正如张艾嘉的那句“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人,每个地方我都应该可以很自在地活下去。”
【文末彩蛋】:我是笔盖姑娘,正在坚持写樊登读书会听书笔记一百天,想要一起参与欢迎同频的你与我链接。如果你有社交问题,不自信问题,我给链接我的你免费准备了价值298的情感自由手册,欢迎微信与我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