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21】立木取“信”的“信”是真的“信”吗?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21】立木取“信”的“信”是真的“信”吗?

作者: KTBreal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05:55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导读

城门立木取信的故事开始了,秦国的变法也开始轰轰烈烈开展,社会风气良好,国家GDP持续上升,怎么看也是好事。但是我不想重复昨天的言论,今天让我谈谈对这个故事新的一些想法。

自译部分

卫鞅的变法细则已起草完毕,就待公布于社会执行。但怕民众不信,无法执行,便立三丈木杆于首都栎阳(西安临潼区)南城门,贴榜告知民众但有能挪这根木头到北城门的,赏十金。对于这种告示,大家觉得莫名其妙,明明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要奖赏,都没有敢揭榜挪木的。卫鞅见这不行啊,钱太少不愿意干是吧,于是又贴了一张告示:悬赏大力士挪此木至北门,成者,赏五十金。此榜一出,立马出现一名勇者,不管是不是官府疯了,挪了木头,官府马上给这名勇者结算了五十金。于是,下令变法。

变法进行了一年左右,秦民纷纷前往首府控诉变法弊端的数以千计。正在民怨沸腾时,太子触犯新法。卫鞅说:“法为什么不能令行禁止,是因为总有贵族阶层犯法。太子,君嗣,不能上刑罚。应处罚教导他的人。”于是令刑其傅公子虔,琼其师公孙贾。雷霆般的措施,震慑了民众。第二天开始,秦人都遵守新令。

变法十年左右,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众勇于从军作战,不再自相械斗,乡邑大治。当初抨击变法的一帮人,转来赞扬变法。卫鞅对此评论说:“他们正是乱法小民。”全部放逐到荒远边陲,从此,再没人敢议论法令的是非。

读书笔记

1、这篇文章以今天人的视角读起来颇觉不顺,不管别人怎么称赞,也许是因为我最近的心情不好,看到此文处处不爽。

依我的观点,简单阐述一下。文章其实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新法如何取信于民。第二部分,新法如何执行。我将这两部分分解为三点抒发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点,立木取信,是我们小学便学的文章。称赞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我钻个牛角尖吧,这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是说明取信于民。这个文章从另一个视角,恰恰说明了古时的政府是什么样的,秦国政府以前是怎样的。史书可能想从一个侧面说明卫鞅的令行禁止的魄力,为什么不选一个更为妥帖的例子?这让我这钻牛角尖的人怎么想?哦,这时候移木头给钱,很多人怀疑,不移。加了好几倍赏赐后才有人移,是不是正是说明以前贴了榜,悬了赏,办了事就没人给钱?这种方式可能在古代社会是让人欢欣鼓舞的,现代契约社会不可效仿。

第二点,太子犯法。新法施行之初,民怨沸腾,说明了有人不遵守新法,正好这时太子犯法。太子地位崇高,刑罚了他的师傅,很完美。地位崇高的人犯法总得找替罪羊,这是不是给贵族阶级找了一个犯法后另一个推脱的方式呢?其实卫鞅做的也很对了,也是在上层阶级开刀,这便是古社会再怎么吹嘘法怎么严厉,也总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也总是法避不开权贵,避不开情的一种展现。

第三点,乱法小民。将之前抨击变法的人统称为乱法小民。这是强烈的政治压迫,侧面说明了卫鞅的管理理念。卫鞅的管理理念是精英统治,不服从于他的人,还有民众,他是一点都不在乎。这些乱法小民里也许有别人的枪,但也有受感化的人啊。怎能统一发配边疆草草了事?最终达到了他的结果,无人敢非议。是否是后人的栽赃乱写,不得而知。

2、吸取一些好的经验。诚如卫鞅之前的辩论:“对普通民众而言,不用跟他们谋划事情怎么准备怎么开始,只要跟他分享成功的胜利果实就好。所以大德行者,不随波逐流,成大事者不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圣人认为,只要可以让国家强大,不必拘泥于传统及大众的意见。”这些言论,有没有一些《乌合之众》的观点?有时候正确的决定,不是凡人可理解。有时候正确的行动,可能是一种一意孤行。本文卫鞅各种铁血手段,也正是印证了他的观点。

3、谈点别的。在本文的结尾,司马光先生再次以精湛的议论文技巧说明了“信”对君主的重要性。我也不想翻译了,陈年旧词。说实话,不想翻译的原因,是我从本文全篇,完全没有看到“信”的存在,只看到秦国上下执行力的强大。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圣人皆说要关注普通民众,但是,我们从历史上,看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吗?本文全篇几百字,皆说大治,没有看到一个普通人因为变法,因为秦政府的“信”,他的生活变得多么美好,吃没吃上肉,只看到迫于新法的严厉,无人敢非议,无人敢乱作。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21】立木取“信”的“信”是真的“信”吗?

    导读 城门立木取信的故事开始了,秦国的变法也开始轰轰烈烈开展,社会风气良好,国家GDP持续上升,怎么看也是好事。但...

  • 立木为信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行改革商鞅下令...

  • 039 商鞅立木建信

    文 / 文元 编辑 / 夜阑 《孩子爱听的100个历史故事》系列 039 商鞅立木建信 战国初期,有实力的大国依...

  • 你还信“21天习惯养成”吗?

    你还信“21天习惯养成”吗? 还信21天的坚持能形成习惯? 他们蒙你的,真的! 该看看新书了,真的,以讹传讹并不可...

  • 商鞅立木建信

    商鞅立木建信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国都,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担心民众不信任,就放了一根三丈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

  • 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老百姓不轻易相信官员了。怎么办呢?为了...

  • 牵住执行力这个“牛鼻子”

    秦时,商鞅变法“立木为信”,以移木之赏金,树政府之信用,让百姓相信政府言必行、行必果。 “立木为信”只是一种手段,...

  •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19】声望的陷阱-信陵君再见

    公元前249年。 秦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国,派其灭东周公国,原因为东周君与诸侯串通一气伐秦。至此,从东周分裂出来的东...

  • “信”,你真的“信”吗

    信必得救 信仰中的你我自问一句“真的信吗?” 我以为我是“信”的人,从小到大自然而然的认识上帝,我觉得我是“信靠”...

  • 愿你一生能做到“信”

    商鞅的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战国秦汉【21】立木取“信”的“信”是真的“信”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mw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