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
云野
网课已经告一段落,不过听说遥远的某地,他们的网课周期更长,甚至已经超过一个多月了。本着记录日子的初衷,还是油然几句吧。
钟医生,在非典结束时,就预言过,它还会再来的。没想到它会以居中开花的态势来临,把九省通衢弄了一个临时封闭;其时,经过赣州,本来还打算北上的,发现不太对劲,还是南下回程。有人笑我活得过于谨慎,其实经历过非典的各种现象,心中还是有点不寒而栗。突然间到处买盐,又说哪里缺什么等等;其实现在物流体系这么发达,若不是壁垒森严,何至于物流展不开?不过我们还是领教了,病毒的传播威力,大疫不过三年,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估计也该接近尾声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7044/97d2a00d6698972b.jpg)
但是,上海的情况,香港的消息,都让人感觉到各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或者是的,多年前学《种群生态学》,那老教授语速缓慢,告诉我们群体到达某个程度,自然会有办法“修整”一下的。但是,又传出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看到病毒好像有“智慧”,能够迭代演变;我们倒是希望新型疫苗能够打好基底,让我们能够阻击那些千变万化的“孙悟空”。
我们教育界阻击的办法是线下停课、线上网课,学业不能落,更加考验学子的自觉性与耐性。2019年,还在一个小学支教,那时上科学课,也是观察鸡蛋的结构;不过没有初二的生物课那么细致,要辨认更细化的结构,以及了解其中的功能。那时,做了第一片的美篇,还采用了李志龙先生的几张拍摄图片,配曲记得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的节奏。初二这边的网课,是属于尝试,观察新鲜的鸡卵,还是实验操作必须要做的一个动作;中学的童鞋热情者有之,淡然者也有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7044/57bac77d2c0b7783.jpg)
我们第一次隔着屏幕做家居类的小实验,很多步骤与要求都简化了。我要求学生提供图片或视频,有些学生运用工具成熟,能够挺快就有反应,甚至在图上做了标注;有的学生不懂得怎么弄,可能平时太听话了,真的没使用过网络工具,导致只能在网络课堂的话音里,干瞪音。广州很早就预备好共享课堂,这是一个聚焦高效的课堂形式,集合了多种元素让人看到生物的前景与近景,相对来说比我们单纯课室上课丰富了一些。但是,人是需要即时沟通与交流的,甚至必要的表情动作感知孕育也是必要的,要不然很容易造成情感障碍,妨碍了我们对人类本身、语言信息的感知。
为了保证课堂的效率,我也弄了个“知识胶囊”,其中的讲解与深入,就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学习的主动性与好奇心,还是在乎于学生的本身。除了阅读,还是与个人的兴趣投放相趣然,我也不太喜欢味同嚼蜡的情景,不给课堂题目、练习、试验等赋予特别的意思,还是显得懒洋洋、漠然然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457044/6f9a383c9954b008.jpg)
有时,换位思考,每个科目都显得那么重要,学生们该不会忙得晕头转向吧。大学的时候我试过,倒是中学时期渡过了相对纯粹的求学向度,若不是有这个相对自由的时间沉淀,也想象不了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会到达哪里。哪怕,对一些事情是无力的,但是已经渐渐的想开了,当然也不敢说看透了。看透了,已经没有了那种所谓的“意思”存在;若真是如此,空灵大道会引向何方?
忽然觉得还是古人说得好,自然悟道九万里,终归诗酒田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