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2779/ad66cdaaff0df58a.png)
家里来了个小朋友,因疫情防控暂时禁足在这里。
说她小,是真得很小,只有13个月大,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与人交流全靠大声吼或者是愤怒地扔东西来提醒看护的大人。
总之,小朋友脾气大、嗓门大就连哭声也大,用她妈妈的话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祖宗。”
每天生活在高分贝里,这些可以硬着头皮忍住,但有一点却是无论如何都忍不了的,就是每次吃饭的时候,小朋友不吃不喝就在那里“糟蹋”食物,小手在盘子里乱抓,抓到食物就放进自己跟前的小碗里,倒入汤或者水,之后用调羹一通乱搅,瞬间桌上地上一片狼藉,脏乱不堪……
每次吃饭,遇此情景我就感觉要崩溃。那个当妈妈的根本不管,一边玩手机,一边看孩子,只要孩子不妨碍她,直接无视。
从心里唉叹如此养育,为了自己不至于崩溃,与弟媳约法三章,我看娃时,不许插嘴,不许围观。
不让围观是为了方便引导,拿出儿子小时候的书,找到手机里唱诵古诗的儿歌。
全天与小朋友互动,是全程陪伴,真正的陪伴,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关注她,关心她,尊重他的合理诉求也满足鼓励她的合理诉求。
给她讲故事,与他做游戏,背景音乐是稚嫩童声合唱颂古诗,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几天时间就回归天性,回归可爱。
我一直认为,养育孩子如养花,要投入心思和生命,要付出耐心和爱心,要有效陪伴,更要正确引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待开的花,父母要做的是松土、施肥,修剪,还要墩苗。如果只生不养,或者养而不教,教而不当,都会妨碍孩子成长和成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是一朵待开的花。
致教育者·文·孙瑞雪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上的时候,请您报以友善的微笑;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想要和一个孩子说话的时候,请您蹲下身,让您和孩子处于同一个视觉高度,看着孩子的眼睛;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绝对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你妈妈(或爸爸)就不要你了(或不喜欢你了,或生气了)!”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甚或于更为暴力的行为;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看到哭闹的孩子时,请您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允许和一个空间,并报以最大的耐心和理解;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不试图以道德劝说甚至要求孩子分享属于他的物品;
不论您是谁,在可能的情况下,当孩子专注时,请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愿望完成一件事;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试图用您的催促、责备、抱怨去加快孩子的速度;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偏爱,不试图强加您的个人想法和意志;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请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恐惧、害羞等),不诱哄或勉强孩子做他不乐意或无能力承受的事情;
不论您是谁,在哪里,当一个孩子在向您表达和表述的时候,请用眼睛看着孩子,认真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