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职场菜鸟成长记
如何拯救我的30危机?!(内向人士求抱团)

如何拯救我的30危机?!(内向人士求抱团)

作者: 桃子西瓜酱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6:49 被阅读56次

    内向抑郁、新手妈妈、职场小白、30人妻!——如何拯救我的30危机?!

    1.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今年,小白我正式迈进了30岁的门槛,去年一年,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一年前,已经29岁的我,心智没有成长起来,还浑然不觉。突然工作调动,怀孕生子,我的虚弱就凸显出来了。当时的我,满脑子恐惧,恐惧刚刚进入的新单位,恐惧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恐惧自己无能的性格,一旦打击稍一增多,直接恐惧人生。

    恐惧新单位是因为,爸妈托关系把我送进了单位系统内的党校,学校暂时以教师的职位把我收进来,而完全没资格感的我,认为自己根本当不了教师,既不懂党校业务,也没有做教师的经验,生怕领导同事们真要我讲讲课试验一下我,为此惶惶不可终日。

    那时候我基本就是抑郁症的表现,一点小不如意就纠结半天,没事也能找出事来忧郁。看事情几乎只看缺点困难那一面,觉得世界太可怕,不如意的事太多,什么事都得放在心上来回琢磨。

    社交恐惧,与年长的人交流经常无话可说,与比较在意的人交流则会紧张,不知所措。其实也想和别人交流,但两三个可以随心交流的朋友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能随时拉出来聊一会,即使交流,我也常常感叹朋友不能理解我,和我还是不一样啊之类的。

    那时我还是个愤青,觉得自己参透了人间真谛,人们不应该追逐蝇营狗苟,只有纯洁赤子才是最好的,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都讨厌透了。但同时,我表面上又在不自觉地维持着乖乖女的形象,对于长辈和别人的要求,总是不懂得拒绝,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

    生孩子之前和刚生了孩子后,会觉得没了月嫂帮着,根本不能带孩子,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倒是成天想着这孩子是不是这里不对劲那里不对劲的。

    在自己的发展上,心中怀揣一个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梦想,而事实上,自己的任何能力都没有得到成长和提高,一直在运用学生时代的那点思维来行事。而学生时代,又没有技能的积累,从小形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非常不适应职场生活。

    生活上,非常懒散,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家里屋里总是乱糟糟的,从来没有收拾过东西,不干家务,偶尔做饭。我还挺争气,总是说是老人剥夺了我们自己做事的机会,我也不想被他们要求着去干,说的也是,但总有些事情是我可以主动干的吧。

    没有踏实努力地学习到任何技能,总幻想着有捷径,会有个金点子被我悟到,从此人生就能一劳永逸了。所以大部分时间就是瘫在沙发、床上葛优躺,看电影看小说,还觉得自己特别文艺,特别特立独行。说到文艺,我确实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电影文学的“鉴赏能力”,无奈没有实践的经验,也不是天才,这种能力也仅限于知道,说不出系统的道理。一度我致力于去理解哲学思想,总觉得这是参透理解人生的捷径,但结果可想而知,我只是一步步跑偏了,抽象的思想对我来说如镜花水月,连能力的地基都没有打好,我怎么可能真的理解哲学呢。

    和老公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也多亏老公包容我,加上他自己本身也长不大,所以我们在一块儿确实玩得不错。但是生了孩子后,生活立刻发生了很大改变,和老公的关系因为多了一个孩子,需要重新适应,更重要的事,婆婆要来看孩子,导致了家庭关系紧张。我婆婆说好听了叫特别热情,说穿了是没有界限感,还是个很传统的人,对抱孙子有种偏执的热情,认为孙子是自己家的,然而我偏偏对这种想法和行为特别不爽,非常抗拒她大包大揽地来霸占我儿子的行为,然而我又有什么办法能与之抗衡呢?月嫂走后,婆婆迫不及待地跑到我家白天帮我带孩子了。我也是被逼到份上了,立刻着手自己带孩子,甚至一度想要孩子在晚上和我玩,白天他们在的时候睡觉,没两天,我倒是已经和孩子形成默契,带孩子基本技能掌握了,但是婆婆一来,就霸占着孩子不放,事无巨细地管着,还说着这是帮我的忙,一来自私地宝贝孙子,二来也不信任我这个新手妈妈,我实在忍不住不生气,但自己多年形成的懦弱性格又让自己不敢不能与她抗衡。于此之时,方觉得自己当真走到了一个人生的困路上,往前一步走入社会,性格内向间隙抑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和他人打交道,身上也没有任何技能,还被安排到了一个自己无法胜任的岗位上;往后一步退回家庭,自己的孩子被霸占着,还不敢争取不懂如何争取,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新手妈妈怀抱一个宝宝心惊胆战还确实辛苦。看一看自己的生活,难以面对自己的年龄,只能问自己,我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2.尝试改变的过程

    (1)硬着头皮的努力

    产假歇完,我硬着头皮开始上班。一上班,就得知我需要当众发言,在科研发布会上讲解一下自己的一篇论文,时间在下月,具体未定。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之于不敢当众讲话的我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时间未知,说不定说来就来,所以也容不得我多想,我必须行动起来早做准备,使自己在科研发布会上表现得当,不至于当众失态。自己来党校以后有一次当众发言经历,稿子早写好了,但是写得怎么样心里也没底,而且也没想到我还要当众讲出来,突然临时通知我第二天要当众汇报,硬着头皮练了几遍,本来以为问题不大,结果第二天发言的时候,最后居然声音发抖,我自己回想的时候觉得很丢脸(现在这个想法要被舍弃,就是要不怕丢脸),从此我对当众发言更有了心理阴影,所以这次当众发言既然提前通知了,那我就好好利用时间抓紧练习。虽然我为了这么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如临大敌非常怂,但我快30岁了既然就是走到了这一步,一时也想不明白,改不了那个习惯,只能抓紧应付眼前事。

    开始准备了,我整理润色好我的讲稿,演练几遍,想象发言的场景,试着脱稿讲讲,效果不佳。一时会灰心,但还有时间可以练。那段时间我想起来就会拿出来讲一讲、背一背,琢磨一下改不改词。有时候灰心,觉得自己太差了,有时候又只是单纯地觉得可怕,好在及早准备了稿子,我心里也算有底了,所以大部分时间还算镇定自如。为了做好讲稿的PPT,我找出了几年前买的从来没看过的网络PPT课程,开始学起来,边看边做起来,发现这个PPT课程很神奇,里面提到的原则不仅能使PPT美观、有层次,还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思维,把我一盘散沙的思维聚拢了一下,少见多怪的我惊叹思维可以有层次可以这么清晰,而以前的我,只觉得高深莫测才是逼格,对如此清晰可见的内容往往不屑一顾,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清晰、有层次、结构化的思维及其呈现是多么有力,我非常喜欢这种改变。这门PPT的网课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开始接触与之相关的其他网络课程,并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领域。

    比学做PPT更大的挑战,是我怎么在当众讲话时表现得体。其实内容很简单,就算全背过也不是很难,但经历过上一次当众讲话声音发抖后,我对于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产生了更大怀疑,在一个比上次开会还多领导老师的环境,硬着头皮发布我的“科研成果”,没资格感的我会不会又控制不住地出现紧张失态的表现,让自己和大家都尴尬?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开始在网上找训练人当众讲话的课程机构,还真的有,立刻打电话咨询报名,周末就开始不顾家人阻拦跑去上课。上课过程中,我得到机会不停地在几个陌生人面前上台讲话,其实对我来说还是很难的,每次上去下来我都要花费一部分能量心理斗争,但是好歹我在发布会前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讲话,对在众人面前讲话有了一点经验,从第一次上台僵硬得像石头到可以动弹,我也算有了进步。虽然老师讲了一些道理,介绍了一些说话的模型让我很受用,而且这次的练习必不可少,但我的思维、心理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我依然对上台有着恐惧,对讲话的内容怎样才能真正吸引人我依然不得其法。我心里的疙瘩并没有解开。

    同时,我每天上班下班,中午回家喂奶的来回路上,我开始听我以前在喜马拉雅上买的好好说话音频。8分钟一期,每期介绍一点说话技巧,有演讲、沟通、谈判等方面的,我每次路上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反反复复听,其中还是有些技巧被我记住并且帮了忙的。并且,听多了以后,他们说话的节奏和结构我也习惯了,比如开头用故事引出,然后给三个解决方案,最后总结并重复一下小标题,正好我在发布会上的讲话也就是8到10分钟,这种习惯的节奏正好可以被我内化了后使用。其实我模仿他们的说话节奏乃至结构时,是无意识的,事后我才惊觉,我说话的节奏和结构不是跟他们很像吗,这应该就是长期收听节目带给我的影响。

    就这样过了有一个月,虽然做了准备,但将上台的恐惧如阴霾在我心头不散,就在我正在完善我的ppt的时候,突然通知了发布会的时间,就在本周三,就是后天。我硬着头皮接受了下来,开始最后的冲刺了。因为这一个月间,我曾收到过当众讲话课程工作人员发给我的我的讲话视频,看了看自己讲话时的样子,看过后我大惊,这就是练了几个周末的成效?台上这个人简直像是神经病啊:语速飞快,声音较低,嘴里嘟嘟囔囔的不仔细听都听不清,几乎没有语调变化,僵硬,像在背书,这个样子怎么能见人啊。痛定思痛,这时候我没时间再关注我讲话的内容好坏,只能着眼于先把得体的表现给表演出来,语速快是吧,慢下来!别管什么觉得自己写的说的内容太不入流,理直气壮字正腔圆地把每个字说清楚!语调没变化是吧,加停顿!这些原则也记住以后,我开始对着ppt练习讲话,还给自己录像,观察自己的表现,晚上也拉来老公讲给他听,甚至把录像发给闺蜜帮忙找缺点,直到确认这样的表现可以说得过去,我才准备完备睡觉去。

    上台的日子真的到了,办公室的老师们谈笑自如,我乖乖承认我很紧张,以此来自我解嘲,去交ppt的时候我还是紧张得快晕倒,只能撑住。轮到我讲话了,稿子已经烂熟于心,我按排练的程序讲了起来,有一会儿觉得很沉静,有一会儿又觉得很紧张,声音抖了吗,还好,撑住。看到校长的脸了,好像没什么表情,听到别的老师议论了,不管她,讲下去!然后就讲完了。讲完以后,如释重负,自我感觉还好,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失态。事后,老师们偶尔和我说话,都会提到那次发言,纷纷表示,虽然我平时看着不爱说话,但那次发言表现很不错,当老师的话练练也是没问题的,并不是恭维。我想,这一次我是真的收到了成功的反馈了。

    总结一下“成功经验”的话,就是早下手,补差距,别要脸,多排练。

    (2)各种培训经历——找捷径还是学方法

    一个小危机算是解决了,并且收获了自己和别人都比较满意的结果。此后没多久,校领导把我调动到了另一个部门,我可以不再硬逼着自己做专职教师,无所适从的无助感和压力重重的紧张感终于得到了释放,我在学校也开始扎根了。有了时间精力后,我开始琢磨着自己要学点什么了。因为从学做ppt的过程中我发现云课堂的课程很实用,于是顺藤摸瓜,顺便看了课程团队出品的其他课程,居然还有专门教人职场技能的几门课,兴趣很大,很快就报名了其中一门。

    先说说我以前的学习观吧,我从小到大上学都按部就班,但是学习时其实并没有任何方法,起码没有有意识的方法,几乎全部是凭着天赋学一学,背一背,考一考。英语天赋最好,几乎不用努力,凭语感就能一路拿到不错的分数,我有个靠天赋比别人好才是好的想法(现在发现这个想法有很大问题)。混到外国文学专业地研究生后,我的不务实的想法发展到了极致,如前所述,开始追求哲学文学艺术平等自由等抽象的理念,对其他比较流行的理念、务实的做法不闻不问,直接鄙视,而就是对这些我认同的理念,我也说不清楚个一二三来。所以研究生三年,我自觉什么也没学到,本来也没抱着学什么有用的东西的想法。三年眨眼过去,临毕业我才惊觉自己被抛下了,但我不能马上明白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该学什么?去哪里学?学习是学什么?

    毕业后因为突然猛醒,所以逼自己务实一把,努力去找方法,但当时我能找到的“学习方法”还是寥寥无几,我也没有判断力去判断什么是好的方法,所以有时候我的方向明明已经对了,方法就在眼前了,我还是视若无睹地错过去了。当时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参加一个网络课程中学到的一点公务员考试的技巧,其中申论的写法是我第一次学到的“套路”,这个套路很好用,当时学得认真,印象也很深,后来给我来党校后写类似申论的论文居然打下了基础,所以我后来也是想到,学到的东西终归是会用上的啊。

    公务员考试并没有成功,也并不意外。我在毕业半年后进入了父母安排的国企,前两年在机关帮忙整档案,工作满档但简单。那两年我在工作能力上几乎没有提高,首先因为平时干的活很简单,不能通过平时的工作获得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心里根本没有使自己各方面能力获得提高的意识,紧迫感是有一点的,但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只能靠学生思维,认为多看自己专业的理论书、文学书、显得高深莫测才是好的,对于学习精进,完全找不着北。再加上刚工作没多久,个人生活上出了些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很快思想转入偏激,此后的两年时间内,我都在偏激和文艺的路上越走越远,没有深陷抑郁就已经让我谢天谢地了。直到产假休完上班后,硬着头皮准备讲话而学了网络ppt课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课程后,我才逐渐转变了学习的观念。

    我就把我曾经进行的学习统统列出来,给自己梳理一个脉络,也给大家总结一些经验,好少掉一些我曾掉进的坑。

    首先是心理学。在我能力停滞抑郁痛苦的两年内,虽然我并没有想到让自己能力提升成长起来,但我还是试图找方法让自己摆脱痛苦的状态,这时候第一个被我当救命稻草的就是心理学。但我也只是尝试看几本心理学书籍,进行过几次心理咨询,并没有大规模投入,这也有一定帮助,并且此后我也一直关注着心理学方面的文章,经常会去看看,心理学会从根本上解释我的行为想法,帮我建立我的自信,但也因为太根本,还是需要我从脑子里去感悟,并且我也没有系统持续地去研究它,所以在实际行动上改变不会太大。我经常相信心理学是治愈我的根本方法,我幻想我只要掌握了心理学的某个窍门,就能一下子颠覆思维获得成长,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心理学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技巧,它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我购买过武志红、李雪的课程和书,他们和我的气味相投,所以我也一直相信他们崇拜他们,至今也持续从他们那里获得营养。李松蔚和陈海贤的心理学书籍我也看过一些,他们的风格跟前两位不同,少些灵气,多些学院风,足够洞察人性。还看过其他心理学书籍,比如《神经质人格》,这些人的洞见都曾在某时某刻给过我一些帮助,让我突然转变思路,看到自己,理解自己。

    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我也尝试过几次,几乎每次我都可以畅所欲言,将心中困惑和从来没说的话一一说出,并且及时收到专业的反馈,感觉自己一下子有了靠山。我感觉心理咨询效果比较明显,但需要长期坚持。

    我还尝试了解过哈佛幸福课,没有坚持下去。想尝试冥想,也没有时间和动力。但是发现了一个冥想类APP,叫“心灵之旅”,感觉比较有用。里面有轻柔女声指导你冥想、放松,教给你一些小技巧改善你的情绪、睡眠等,方法很科学,方式又很感性。每次听时,什么都不用想,跟着就可以放松了,实际上,又在潜意识里接受到了一些有用的小技巧,比如抽离出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的念头,慢慢关注照顾自己的身体等等,我也是跟着它,慢慢学到呼吸方法,并且知道正念的好处的。也是坚持才会有成效吧。

    因为我太想改变自己而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很容易就被一些号称能快速改变人生的说法吸引,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我甚至接触到了一点NLP的内容,我又禁不住起了幻想,以为我只要用脑子知道了什么窍门,人生就能一劳永逸了,所以有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从网络课程上花钱看nlp,在喜马拉雅上听老师讲nlp,后来冷却下来后我发现,我还是太心急。Nlp是好的一整套系统,能重塑心灵,知人知己。但我目前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主,在自己目前的职场立住脚跟,就算真的投入nlp也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这方面弯路还有,我还学习过“数字能量”学,摸不清头脑吧,其实是我去听了一个沙龙后,沙龙的主人通过我生日名字给我用他们的一套数字系统算了个命,然后说我和父亲关系不好,但又很叛逆等等,说得我很有共鸣,我就立刻相信我找到了知音,心心念念要学这门知己识人的秘籍。去学了以后慢慢发现,其实他们是用了很多心理学的技巧说到了人心里去,抓住的正是我们这种企图快速改变人生的心理,这其实还是适合做调剂人生的小插曲相信一下,我是不可能靠它找到人生真谛的。对于心理学,我打算听从我听过的一些课程的建议,去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一对一地认识自己,毕竟像我这样内向的性格也是挺极致的。

    其他的学习还有当众讲话课。为了准备发言,我去学过当众讲话课,前面提到了,教练教了一些简单但清晰的说话技巧,然后反复上台演练,我也是从中开始了解到“习惯”的力量,反复练是会有成效的,而用简单的技巧就能使说话有层次。后来由于我换了工作岗位,暂时不需要当众讲话了,我就没再继续练和学演讲的技能。

    我还学习过声音课。刚上班准备发言和当老师期间,为了给自己提升自信,我还觉得应该把声音练好听练大声,其实我也是被逼急了,只想着有什么快速的方法美化自己,所以还学过两次网上的声音课。声音课差不多就是按照播音员的训练方法教人怎么练声、美化声音,知道了基础的练声方法后,后续就靠自己勤加练习。通过这两次课,而且都并没有听全,我倒是记住了一些练声的基础方法,有一个多月,还真的跟着课程的打卡活动打卡练习,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帮助不大,但是发布会时,有人说我声音好听,我联想到这是不是对我练声的回馈呢。

    之后,我又去学了化妆和形象。身为女人,我其实是因为太懒,懒得干也懒得想,所以不怎么会打扮自己,但是又在乎形象,想着要不就跟着人学学?一查还真有这种培训,就去学了。一开始即使老师教了方法,我也练习了,但总不得要领,老师也不满意。后来我沉下心来准备好好学学了,就把老师的画法拍下来,回家后仔细看,再模仿着练,配合着打卡交了几天作业每天练习画眉毛,居然从完全不会到敢于自己画,并且画得很熟练了。

    因为PPT课程我觉得很有帮助,所以又买了秋叶团队的职场技能课,也是网易云课堂,图文形式自学的,从这个课程里又开始接触到时间管理、笔记、整理、结构化思考技巧,觉得很有意思,也有不少帮助。之后我就开始把每天要做的事写到一个本子上,并坚持到了现在。后来我偶尔在本子上画了一个模型图,惊觉画图有很直观形象的力量,于是又买了手绘课。手绘课上又学到了一些思考模型、思维导图、简笔画技巧,开始知道可以把脑海的图画画出来,从而很清晰很明显地找到解决方法,并且萌萌的简笔画还增加了生活的情趣,是很愉快的一次学习经历。

    再然后,我就疯狂地又买了秋叶团队的《轻松思考》课程,里面介绍了很多种思考模型,比如金字塔模型,可以沿着给定的这几个框架思考,思考会更轻松完整。

    再然后,我终于把秋叶团队的职场技能课的最后一课——“手账课”给买了。此时我已经入了手账坑,为手账疯狂着,每天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正是我最喜欢的,还能用它自我管理,我必须喜欢啊。看这个手账课,倒没有教炫酷的手账装饰技巧,更多还是介绍自我管理技巧和思考模型,比如番茄工作法,清单工作法,复盘管理法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职场技能课程学习,我开始了自我管理,开启了高效学习。当然,知道了知识和技巧的那一刻是会有快感的,我也是迷上了这种快感,但只有持续的践行才能把学到的技巧真正变成自己的。

    我还买过两次沟通的课程,但还没有仔细听过,沟通对我来说真的是大敌啊,所以这个以后再补上。

    再之后,我发现现在已经是一个培训,尤其是网络培训的时代,所谓的“知识付费”时代,真的是想学什么技能、想培养什么能力,没有你想不到的课程,要找,总能找到的。关键是把课程坚持下来,真的从中学到东西,并且持续地践行。我现在主要是通过“得到”APP订阅古典的《超级个体》专栏,里面有一整套职场修炼技巧,内容非常丰富,我在经历得到知识的快感,也在一定程度上践行着。除此之外,偶尔还是会买些阅读、写作的课程上一上,没有上全。

    至此,我这一轮培训学习的经历算是梳理完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学习培训带来了新浪潮,以前的我只顾着用手机刷朋友圈和影视剧,猛然有一天被抛到水里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游泳,只能像一个快要溺水的人,拼命抓身边能够得到的浮木,抓着抓着,发现自己眼前其实有一片从来没有注意过的海洋,而自己已经习惯了抓着浮木看风景,甚至慢慢学会了些游泳技巧,也看到了海洋上来往的船只。当我误打误撞地经过了这一番游历后,我已经把不断学习当做生活中的必须,也慢慢摸索出了一点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已经知道,学习成长并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精进和练习,才能实现成长。坐在那里思索着自己能不能成长是没有用的,等待着金点子突然降临是不可能的,期待着一劳永逸是很可笑的,所以就去行动吧,就算失败也有失败的经验。

    放开视野去想吧,你想要的技能是可以习得的,而现在网络培训虽然还不成熟健全,但已经有相当的内容,所以只要你想到的,只要你想学,你都可以有所获得,有所进步。

    付费或者不付费,我的想法是,如果付费能带来便捷和高效,从付费开始也可以接受。一开始入门,如果能力还不强,很可能绕了很远也找不到门路,兜兜转转很多时间就被浪费掉了,还可能像我一样走着走着就走到远路上了,所以,向高人请教,主动接受高人的经验也是入门的捷径之一。等到把基本的方法差不多掌握了,也有能力去搜集整理了,这时可以去试着搜集更多的资料,毕竟现在只要有心寻找,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3.我的改变心得总结

    对比以前总是追求舒适和娱乐的我,我总结出几项改变的原则。

    (1)持续努力

    以前我虽然嘴上说着要努力,看似也经常看书,但说到底根本没在努力,就是现在,也谈不上真正在刻苦努力。上学那会就不知道如何学习,说努力顶多是临考试前背一背,抱一本学校的教材一个字一个字读,读到一半就想放弃,考试倒是能糊弄过去,但真问一问学到了什么,还真说不出来。

    考公那阵子经常听课学习,倒是深刻地领会到了成功要靠努力,但是安逸的日子一过起来,拖着拖着又没了斗志。甚至有时候还会嘲笑身边总是说要努力的人,觉得他们一直说要努力是件很傻的事,都多大年纪了还努力学习,学什么啊。就这样,不久又重新认为天赋最重要,一个人天生脑子聪明不聪明决定了这个人好不好,自由自在看点喜欢的东西就够了,就这样,我继续心安理得放弃努力,每天寄情于小说和愤世嫉俗,不懂得要努力做点什么,不相信努力会有所回报,不知道学习的路径,只知道“努力”愤世嫉俗。

    而转变是从被逼到份上,不得已开始技能学习开始。也是从这一系列学习中,我明确地意识到,持续的努力,不断的练习,是获得技能的必经之路,期待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但凡想获得一点成就,没有舒舒服服就可以取得的。其实努力的方式也不是很高难度的,有时候只是一点一滴简单的练习,但是一定要是持续的、有一定数量的练习,效果叠加在一起,才能见了成效,才有了成果。比如声音课练发声,有一项练习是用嘴唇打嘟噜,听了那节课很多遍,其他的练习都能做,唯独这个打嘟噜,我是怎么也不会,我倒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自己不会,毕竟老师也提到了就是有人不会,也不一定影响练习效果,因为还有替代的练习项目。所以我就跟着练习其他的练习唇舌力量的项目,慢慢地也没在在意,突然有一天,我就发现自己轻松地就能打嘟噜了,过两天后甚至能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我觉得这是练习气息、唇舌力量有了一定基础后,自然而然就做到的事情,这件小事也算给了我一点惊喜。

    还有一个小例子。学习化妆画眉毛时,我在拍下了老师的画法后,回家先是比着老师的画法画,然后我就在纸上画眉毛,练习了很多次,然后我又开始“厚颜无耻”地在自己脸上画,也不管好看难看,画好了还打卡拍给老师看。也是突然地,我就画顺手了,终于也得到老师的肯定,算是会画了,而在这之前,我怎么也不会画,老师都很是着急,所以打卡持续练习应该是练成的必要条件。其实技能学习分几个阶段,入门阶段提高阶段成熟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做大量练习,积累经验。我的学习都属于某个领域的入门阶段,但就是入门阶段,也要经过练习才能突破瓶颈入得了门。所以很多技能培训的课程都会强调要打卡,大家一起每天一练,程序不复杂,但贵在坚持每天都练,当经过大量努力练习后,形成一个身体、思维的习惯,才算习得了一点技能。所以,努力是必不可少的,量变到质变是需要过程的。

    (2)对信息的收集,分类,归纳。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思维方法很有帮助,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分类、归纳,也就是结构化思维,用结构化思维整理思绪,整理生活。在我准备发言学网络PPT课程的时候,我就发现,本来PPT上丰富但杂乱毫无重点的文字信息,经过提炼一个一个中心意思,再把相应的文字信息补充起来,逐条陈列后,会一下子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整个页面传达出来的信息简洁有力。这个冲击对我来说印象很深刻,我立刻学着去准备了自己的发言ppt,事后也收到了非常清晰有层次的评价。其实这种整理方法,就是结构化的整理方法,先对信息收集,但并不止于收集,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把合适的信息归纳进去,形成一个一个信息的模块,会便于自己和别人理解和掌握信息。

    之后,我在其他学习类的课程和书里,反复看到类似的方法。思维导图里会有同一个意思分支再分支,最后形成几大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下都收集一些细小的分支。金字塔结构也是分上中下三层,从上到下指导思绪,或者从下到上把杂乱的思绪分类整理,用在生活中整理思维或者写作上构思,都是简单但实用的好工具。

    让我对收集分类归纳感触最深的,却是家庭收纳的经历。本来也说过我很懒,家里很乱,不知道也不愿收拾,基本上认为收拾家务是件纯粹的体力活,看到有人分享收纳秘籍除了赞人家品味好以外,根本想不到自己也可以这么做,甚至是不屑一顾,觉得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个(太囧了)。有一阵子我频繁看到“收纳是掌控生活的第一步”、“断舍离”等文章,还在宜家看到了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抽屉后大受感动,一时间突然就决定开始尝试收纳。买了本推荐的收纳书后,我边看书边把心得用便利贴贴在书上,不知不觉发现了很多值得尝试的好方法,看到物品变得井井有条后,心情也跟着愉悦了起来,于是十分跃跃欲试。之后,我就开始规划并且收纳家里的物品,其实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一番琢磨的,比如给这些东西怎么分类,用什么容器盛放,放在哪里正好合适等等,但我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觉得收纳这件事正好处在我的心流区域,有点难度,但我又觉得我的能力尚且能办到。收着收着,就总结出把同类物品分类,分门别类放到一个容器里,拿出东西用后再放回原处的原则。这样,各种物品都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特定的容器里,找东西放东西都很方便,也十分清楚自己有多少东西,家里也跟着整洁了起来。并且,收集分类归纳这个思维过程十分直观地呈现在了眼前,让我十分直观地看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便利高效。

    经过收纳的一番经历后,我对分类归纳的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度,也想着要把它用在其他方面。也是巧,越是知道了这个方法后,越是经常能听到类似的理念。好好说话里,听到过可以准备几个模块的话题,需要什么场合说什么,把模块拼接一下,自然就洋洋洒洒了。超级个体里,看到过组合式工作法,说人要像乐高一样生存,需要那一块就拼出来。得到听书里,听到李敖的拆书法后,我又一次被激发了一下,李敖买来书后并不读,而是选取书中觉得好的地方剪下来,贴上标签,分门别类存进档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知识库,需要的时候只要记得标签,再把需要的资料找出来就可以了。这个通过拆书收集整理提取资料的过程不就正和收纳整理家务的过程十分类似吗。所以我认为分类收纳这个思维方式,看似简单,但真正用好用熟了后,会受益无穷。

    (3)相信人是会发展的,所以要学习。

    从前的我,非常推崇人的天性,认为天赋就是一个人的决定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好坏。因此,如果别人做事做错,就会一棒子打死地评价,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是这样武断地判断。这样推崇天赋的后果就是,不再去积极争取发展,毕竟老天已经给你定性了,好的你可以做做,也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好,不好的努力了也没用,就是这种极端的想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又自信又自卑的矛盾心理。而实际上,我连努力的门槛都还没迈入,又怎么会理解发展呢。这段时间,我才渐渐意识到,技能是可以习得的,甚至连心理技巧、观念都是可以习得的,通过学习和练习,会形成新的习惯,会给大脑带来新的链接,就在这一次一次不断的学习练习中,你会获得发展,逐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要相信,人不是僵化不变的,人是可以流动的,可以发展的,但要流动起来,是要付出努力创造条件的。从前的我总是认为,一出手就要展现非凡天赋才好,最好第一次做就能做好,这才能展现自己的实力,才能有自信,如果做什么事做不好,不能一下子就完美,直接就会怀疑攻击自己,时间都用在思考自己到底行不行,或者哀叹自己没有天赋上,而很少会总结经验,再次尝试,直到练到熟练完美。

    (4)专注和耐心

    我以前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好高骛远,确实,我见过很多很美好的东西,精美的物品,亲密的关系,受人尊敬的职业,乃至完美的理念,以前的我总认为只有这些绝对完美的东西值得追求,所以总想着我这么“天赋异禀”,一定将来能有“大出息”,我身上一定有被你们忽视了的美好特质会助我成功的,至于怎么成功,没想好呢,应该是自然而然就会让我们这种道德高尚又纯良的人得见天日吧。(囧)所以总想着美好的远方为什么还不砸到我头上,就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事情要一个一个仔细办好。心太急,心太高,其实都没有太大的价值,白白地浪费掉心智的带宽。我想要通往成功,我想要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我首先要积累自己的能力,让能力带我飞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多一点。而这个积累的过程,是绕不过去的,只能一点一滴,慢慢收集。同时,你在学习一个技能的时候,要沉下心来,专注进去,分散注意力的诱惑很多,一会想看看自己看起来如何,一会评价一下自己,一会又想看看另一个事的进度如何,而此时,你要锻炼的就是这个专注力,专注中可以高效完成,可以深度学习。锻炼专注力可以尝试冥想,专注力就像肌肉,练习的过程会有痛苦,但一旦练出,对人很有助益。

    我以前也看不起简单的工作,认为有些事太过简单,因此不屑于去做。比如我曾经很喜欢写日记,但后来我认为我写日记应该记些高深的观点、哲理的感悟,必须忧国忧民高山流水才叫进步,因此我毅然摒弃了记录生活写流水账的日记,直到渐渐地,我对写日记越来越不感兴趣。比如我认为收拾整理家,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很费力而已,所以从来不做,也想不到通过整理能达到什么能力。还比如,我看到别人写的文章出的书,会因为文章看上去一目了然而觉得内容不高深,因此觉得文章写得很容易,觉得我肯定也能写得出,只是不屑写这样的文章。到如今,我才突然明白,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沉下心来认真做,坚持做,日积月累,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成长的。只有在做事情中,才会琢磨出越来越高效的解决办法,思路才会有链接。如果因为觉得太简单就不做,而满脑子只想着高深的东西,只会止步不前。要知道,简单的事情也是需要慢慢做的,并且能从中提炼出真正“高深”的能力,用这个提炼出的能力,你才有可能一步步进阶到高深的程度。一口吃不成胖子,能力是需要浇灌培养的,不屑于做简单的事情其实只是让我丧失了行动和思考的机会。

    在我十分困惑迷茫时,我也是各种找学习资料,总认为只要上了什么课,就能获得什么一劳永逸的秘籍,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还花了不少钱,去上“数字能量”课,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捷径,但我现在觉得,在我现阶段,精选的信息是有的,能帮我节省时间,但一步到位的捷径是没有的,就是捷径,都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段“捷径”走完。

    所以,静下心来,耐心培养能力,小心呵护,努力浇灌。我的心智还没有成长起来,我的能力还没有提高上去,这场危机的拯救,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拯救我的30危机?!(内向人士求抱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y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