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会议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调整教育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并强调新成立的监管司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热议。
人民网为此发表评论称:彻底铲除校外培训乱象,这次动真格了!
在我看来真想实现减负教育,要么给教育拨更多的款,建更多的教育资源,不然像很多高考大省这种一年百分之几的一本率,就是把培训机构全干没了,该卷还是卷;要么就把成年人的压力给减了,房价啊,社会福利啊,多少人不是因为吃了文化的亏,吃到了或者看到别人吃到了学历带来的红利,才这么心甘情愿的花钱花精力培养孩子,没有看着自己的娃吃苦不心疼的家长,还不是为了现在让娃吃点苦,以后没那么苦一点…
关于减负教育,有一个响彻全国深入人心的口号: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不知道,提出这个口号的人有没有想过:人这辈子,不仅有童年,还有青年、中年和老年。
你只考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没有考虑过还应该帮孩子避免一个悲惨的成年?
减负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交得起高昂补课费的有钱人孩子;而减负教育的最大受害者,则是补不起课的穷人孩子。
我不知道什么人倡导和主导了这场荒唐的“减负教育”改革,但毫无疑问,这场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有钱人的孩子。
在减负之前,穷人家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每天在学校从早学到晚,金钱和权力对孩子成绩的影响被压制到最低限度,孩子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勤奋和聪明的程度。
现在,减负了,从小学开始,孩子下午三点就放学回家。
回家之后,有钱人的孩子请一对一的名师辅导,北大清华的博士给他孩子在家里上课。
普通家庭,只能节衣缩食咬着牙送孩子去上辅导班,有钱的上小班,没钱的上大班。
实在上不起,就只能由家长在家里督促孩子学习辅导孩子功课。
如果你实在没能力督促和辅导,那就只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快乐的玩吧。
有钱人家的孩子由北大清华博士一对一辅导十几年,穷人家孩子放学后在家里玩十几年。
当双方走上高考的考场对决,当双方走上社会较量,胜负几乎毫无悬念。
减负,给谁减了负?
有钱人家的孩子减负了,他们可以凭借金钱为自己购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借助经济优势实现对寒门子弟的碾压。
而对穷人孩子而言,减的是“负”吗?减掉的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教育资源,减掉的是他们和有钱人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啊!
国家要整治校外培训的乱象,作为一个家长,我举双手赞成。
校外培训,如同一场旷日持久代价昂贵的军备竞赛。其高昂的经济压力,把无数普通家庭压的喘不过气来。在很多家庭,孩子的补课费,已经是家庭最大的日常开销。
但是,要想彻底结束这场疯狂的军备竞赛,仅仅靠成立一个部门,仅仅靠发布几条禁令,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从根源上杜绝校外培训的乱象,就必须让孩子有足够的在校学习时间,让孩子在学校得到足够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