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出门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6:30了,没想到的是西安真热,空气中浮动着无处不在热浪,天气沉闷着,躁动的马路让一个城市又增添了热度。
我不怎么喜欢西安这个城市,但陕西作家的文章我却很喜欢,路遥的沉重,贾平凹的轻灵,陈忠实的深厚,认识陕西就是从他们的作品中来。然而他们的作品很少写西安,不知道是不是无法融入西安,还是西安这个城市本身就排外。
西安我来过几次,都是走马观花,去过回民街、钟鼓楼,别的地方就没走去过了,虽然是简短,但西安给我的印象就是嘈杂,像是一个大集市,繁繁杂杂没有头绪。这次来,我想走一走看一看。
丛高新区出发,走着去小寨,路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时,被校园里的风景吸引,隔着窗户,可以看到宿舍里的架子床,让我想起了大学生涯。如今毕业多年,再也回不去了,花开有重日,人无再少年。
沿着马路,不急不缓,走的热了就买瓶水,一路走来尽然买了5、6瓶水,天气热成这样,不喝水是不行的。城市的风景都是大同小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奔走的人群,但西安要比北京上海的节奏慢点,人走路得速度没有那里人快,想来生活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到了小寨,和我想象中差不多,鳞次栉比的商铺,人来人往的街道,天气热,人穿的都少,女人们已然成了亮点,但仿佛西安属于另一个世界,人来人往中很少见时尚女郎,大多数都是极普通亦或是极平常的衣服,少了北京上海那样动辄就成为风景的女人,大概繁华的程度还是不及那里。
天自然就黑了,我也从小寨往回走,本想刷个单车,但是感觉还是走路能感受城市的内涵,发现城市中不为人知的角落。信步走来,来来往往的人依旧,忽然看见路边有对收纸箱子的夫妻,小小的三轮车,旁边放着几个袋子,纸箱子捆绑好,袋子里放着塑料瓶、啤酒瓶,想来收拾好就准备拉回家。不知道他们住的有多远,城市在发展,却总是把这些人往外挤,曾经遇到一位党校老师,他说我们这里不欢迎收破烂的人,我们这里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我常常在想,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些空间,留给那些为了生活而奔忙的人,这样的城市才健康、才真实。
夜深了,却能遇到很多骑共享单车的人,有男有女,形色匆匆的骑行着,想来是下班后回家。路边高楼里灯光一盏盏闪耀着,这些灯光不是行色匆匆人的家,他们的家在更远的地方。
忽然想起来时路过一个商场,龙湖地产正在做营销,我看了一下户型和环境,确实很不错,但这些房子不是卖给我的,城市越来越大,却越来越缺乏融入感。今年西安的房价又上了一个台阶,也越来越让人买不起了。
无论哪个城市都不缺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北京上海更多,西安的夏天是炎热的,但我感觉西安只有温度,缺少了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