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宇宙之母的形象将女性最早的养育与保护特点归于宇宙。最初这种幻觉是自发的,因为年幼的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态度和成年人对周围物质世界的态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不过其中也存在大量宗教传统,它们有意地控制这种原型形象的教育作用,目的是净化、平衡并引导人们的心灵,以领悟到可见世界的本质。
在中世纪和现代印度的密宗书籍中,女神的住所被称为如意珠宝之岛(Mani-dvipa)。她的卧榻兼宝座就在如意树丛中。岛上的海滩都是金沙铺成的。仙酒之海的海水冲刷着金沙。生命之焰使女神看起来是红色的,太阳系以及遥远太空的星系都存在于她的子宫中,因为她是世界的创造者,是永恒的母亲、永恒的童贞女。她促成促成者,滋养滋养者,是所有生物的生命。
在神话学的图像语言中,女性代表所能知道的事情的全部。英雄就是逐渐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在他获得启示的缓慢过程中(也就是生命过程),对他来说女神的形式会经历一系列改变:她永远不能比他更伟大,尽管她所能预示的总会比他所能理解的多。她诱惑、引导、命令他突破自己的羁绊。如果他能配合她的启蒙,那么两个人——求知者和知晓者都能摆脱各种局限。女性是达到感官冒险巅峰的向导。在不完善的人眼中,她被贬低为劣等低下的;在无知邪恶的人眼中,她被符咒镇在平庸与丑陋中;但在理解者的眼中,她会得到救赎。能够以她所需的仁慈与镇定的态度接纳她,不会过分激动与混乱的英雄将成为她所创造的世界的国王,也就是神的化身。
与女神(她体现在每一位女性身上)的相遇是对英雄的最后考验,考验他是否具有赢得爱的恩惠(命运之爱)的能力。爱的恩惠就是生命本身,当感觉生命是被封装起来的永恒时,我们就能享受到爱的恩惠。
用极端的措辞来表达,这个问题听起来与普通人的生活离得非常远。然而对生活情境中每一个失误的应对最终必然会造成意识的限制。战争和发脾气是无知愚昧的表现;懊悔遗憾是来得太迟的启示。普遍存在的有关英雄冒险的神话的整体意义在于,它将被作为男人和女人的普遍模式,无论他们位于这个衡量标准的什么位置。因此阐述它时采用了非常宽泛的措辞。个体可以参考这个普遍的人类公式来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让它来帮助他跨越限制自己的藩篱。他的食人魔是谁,在什么地方?它们反映了他自己人性中尚未解决的谜题。他的理想是什么?它们是他掌控生命的征兆。
在现代精神分析师的办公室里,英雄历险的各个阶段再次出现在病人的梦境和幻想中。精神分析师扮演帮助者的角色,也就是启蒙性的祭司角色,和病人一起追根究底地洞察对自我的无知。在刚开始的激动兴奋过后,历险通常会演变成黑暗、震惊、厌恶和幻想的恐惧之旅。
困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这种有意识的看法很少符合现实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或者对朋友,我们通常不会完全承认我们是爱出风头的、自我防御的、令人反感的、嗜血的、好色的,虽然它们正是有机体的本性。相反,我们倾向于对此进行粉饰和重新解释,同时想象所有油膏中落入的苍蝇、汤中掉进的头发都是其他某些令人不愉快的人的过错。
但是当我们突然明白或被迫注意到,我们所想所做的每一件事必然沾染了人性的气味时,便常常会感到一阵厌恶:生命、生命的行为、生命的器官,尤其是作为伟大生命象征的女性,对非常纯洁的灵魂来说会变得无法忍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