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妙法师讲经堂)性妙师父注解——
1、【四大天王】,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天。为六欲天之‘四大王众天’之天主。居须弥山腰四方。率部属守护佛土、护持佛法。《四天王经》载,四天王皆从属于帝释天,每月之六斋日检视人之善恶行业,并劝勉守戒行善。密教之现图曼荼罗,将此四天王列于胎藏界之外金刚部院。此四天王一般多作忿怒相,身着甲胄防护,手执剑、鉾等武器,脚踏邪鬼,采武神造形。以四天王为本尊之息灾法门,即所谓四天王法。今依我国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所传,表列四天王之身色、持物如下︰
┌───┬────────┬──────────┐
│ │汉地寺院之塑像 │西藏密教之造形 │
├───┼──┬─────┼──┬───────┤
│ 尊名 │身色│持 物│身色│持 物 │
├───┼──┼─────┼──┼───────┤
│持国天│白色│琵琶 │白色│琵琶 │
├───┼──┼─────┼──┼───────┤
│增长天│青色│宝剑 │青色│刀剑 │
├───┼──┼─────┼──┼───────┤
│广目天│赤色│手缠绕一龙│赤色│左手执蛇,右 │
│ │ │ │ │手持佛塔 │
├───┼──┼─────┼──┼───────┤
│多闻天│绿色│右手持伞,│黄色│左手执食蛇鼠 │
│ │ │左手持银鼠│ │,右手持幢幡 │
└───┴──┴─────┴──┴───────┘
(1)持国天王(梵Dhr!tara^s!t!ra,巴Dhatarat!t!ha,藏Yul-h!khor-bsrun!)︰住贤上城,率领乾闼婆、富单那二部鬼众守护东洲兼及余洲。
(2)增长天王(梵Viru^d!haka,巴Viru^l!ha ,藏H!phags-skyes-po)︰住善见城,率领鸠盘荼、薛荔多二部鬼众守护南洲兼及余洲。
(3)广目天王(梵Viru^pa^ks!a,巴Viru^pakkha,藏Mig mi-bzan%)︰住周罗善见城,统率龙、毗舍阇二部鬼众守护西洲兼及余洲。
(4)多闻天王(梵Vais/ravan!a,巴Vessavan%a,藏Rnam-thos-kyi bu)︰又作毗沙门天王,有可畏、天敬、众归三城,率夜叉、罗刹二部鬼众守护北洲兼及余洲。
四天王及其天众之寿量皆为五百岁,且其一昼夜即相当人间五十年。其身量为半由旬,天衣长一由旬,宽半由旬,重半两。天人一出生即形相圆满有如人间五岁孩童。
2、【色界十八天】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载,色界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共十八天。初禅三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小严饰天、无量严饰天、严饰果实天、无想天、无造天、无热天、善见天、大善见天、阿迦尼吒天。然亦有经论主张色界有二十二天、二十一天、十七天、十六天者。
3、【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
4、【梵行】(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行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注曰:‘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法华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故大品云: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囗@又]涅槃名梵,证涅槃之万行,云梵行。法华经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华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中略)梵行谓修梵行者名。(中略)具大涅槃名为梵。’[囗@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净之义,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5、【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macron;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
6、【童真】(术语)沙弥之异名,又通于有发童子,凡童子之性,天真烂漫,故云真,若准汉语则当云真童,今准梵语故曰童真。玄应音义五曰:‘童真是沙弥别名。梵云究摩啰浮多Kum&amacron;rabah&umacron;ta,究摩啰者,是彼土八岁未冠者童子总名。浮多此云真,亦言实也。’楞严经五曰:‘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7、【五欲】梵语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ru^pa -ka^ma ),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二)声欲(梵s/abda -ka^ma ),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三)香欲(梵gandha-ka^ma ),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四)味欲(梵rasa -ka^ma ),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五)触欲(梵spras!t!avya -ka^ma ),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
8、【色即是空】梵语ru^pam! s/u^nyata^ 或 yad ru^pam! sa^ s/u^nyata^。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为‘空即是色’之对句。色,广义言之,乃物质之总称。谓一切现象皆为空幻,无有实体。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故说‘人无我’;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而说‘法无我’。所谓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
9、【空即是色】梵语s/u^nyata^ varu^pam。‘色即是空’之对句。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10、【受想行识】(术语)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11、【萨埵】
梵语sattva,巴利语satta。又作萨多婆、萨和萨、萨婆萨埵、萨怛缚、索埵。含有存在、生、实、真、善、美、贤等义。于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称萨埵为有情,即有情意之义;佛地经论卷二则作勇猛之义。另有心力、有、有相、含识、众生等诸义。萨埵亦指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略称。于密宗,则指金刚萨埵。此外,印度数论派以萨埵乃自性(梵prakr!ti )所具三德之一。
12、【自性】
(一)梵语svabha^va, sva-laks!an!a。指自体之本性。法相家(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关于自性之义,十八空论(大三一·八六二上):‘自性有两义,一无始,二因。’又显识论亦举出不杂、不变二义。
此外,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将自性分为七种,即:(一)集性自性(梵samudaya -svabha^va ),(二)性自性(梵bha^va -svabha^va ),(三)相性自性(梵laks!an!a -svabha^va ),(四)大种性自性(梵maha^ -bhu^ta-svabha^va ),(五)因性自性(梵hetu -svabha^va ),(六)缘性自性(梵pratyaya -svabha^va ),(七) 成性自性(梵nis!patti -svabha^va )。又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等,将一切法之性相分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种。然中论等则认为,诸法皆由因缘所成,而无有一定之自性,故自性即空。
(二)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又称自性,其后陈(述语、宾语)又称差别。
(三)梵语prakr!ti。印度古代数论哲学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全称自性谛。又称冥性、冥谛、冥态(梵tamas )、胜因(梵pradha^na )、胜性。数论派认为,自性为神我所受用,能生大谛、我慢谛等其余二十四谛,为诸变异之根本原因;亦即以自性为一切现象之生因。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大四三·二五二中):‘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
13、【无生无灭】
略称无生。谓诸法之实体无有生灭之相。与‘无生灭’、‘无生寂灭’同义。又以无生断离执着,故又称无生无著。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一上):‘诸法毕竟不生不灭。’仁王经卷上载,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于般若波罗蜜多中‘化’,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灭’,诸佛实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一切诸法固无生灭,由因缘和合而成;一切众生亦无生灭,实由诸法聚集和合而有蕴、处、界、相等。又中论卷二载,众缘和合而有生,因缘若散则灭,故无实在之生灭可言。又以无生灭之法性为体之佛身土,称为无生身、无生国。
14、【有情】
(术语)Sattva,梵语曰萨埵。旧译曰众生。新译曰有情。有情识者,有爱情者。总名动物。唯识述记一本曰:‘梵言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大日经疏十七曰:‘有情者梵音索哆,是着义。又名萨埵,是有情义。’
15、【十六知见】
又称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执我之心历诸缘,而有十六种知见之别。即:(一)我,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于人中。(六)养育,于五阴法中,妄计我生为父母所养育,并能养育他人。(七)众数,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八)人,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之人,异于不能修行之人;又我生于人道,异于余道。(九)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十) 使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役他人。(十一)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十二)使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之业。(十三)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十四)使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十五)知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十六)见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又妄计我能起诸邪见、正见等,亦称见者。此十六知见皆为‘我’之别名。[大品般若经卷一习应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乘义章卷六]
16、【补特伽罗】
梵语pudgala。(一)又作富特伽罗、弗伽罗、福伽罗。译为人、众生、数取趣、众数者。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乃外道十六知见之一。即‘我’之异名。或单指人之意而言。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便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然部派佛教中,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又补特伽罗与人同义,如法蕴足论卷二将修行果位四双八辈称为四双八只补特伽罗。[大般若经卷四九、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耆那教中,解作物质之义。具有色、香、味、触,其本质特点为缺乏意识,分二类:一为地、水、火、风等原子,系永恒不可分的;另一类则为原子所构成之复合体。
17、【意生】(术语)生于意之谓也。
18、【儒童】
梵语ma^n!ava,或 ma^=n!avaka,巴利语同。音译作摩纳婆、摩纳缚迦。又作少年、仁童子、净持。为童子之总称,或特指婆罗门之少年。据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所释,‘儒’为美好之义,‘童’为少年之义,即指美好之少年。此外,文殊师利菩萨又称为儒童文殊菩萨,系用此语形容赞叹其极德,而非幼小之谓。
19、【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
一卷。又作《大目干连变文》。收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为斯坦因于敦煌搜得的古写本,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为S.2614。卷首题‘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卷末则题‘大目犍连变文一卷’,由卷末的识语,可知书写的年代为后梁末帝时(921),写者为敦煌净土寺的学郎薛安俊。
本书是诗文交互运用的通俗佛教小说,主要是藉目犍连救母的传说劝人为善,内容记述目连以神通力寻母,赫然发现母亲以罪业故,身陷地狱受无量苦,虽相救助,奈何力劣智小,而无法救拔其母苦难。于是启问世尊,承佛教示于七月十五日广修盂兰盆善根,并转读大乘经典,终救拔其母出离地狱。
20、【赡部洲】
(界名)此大地之总名。此地中央有赡部树,以树名洲。又赡部树Jamb&umacron;,下生好金,名为赡部檀金,以此金名洲。旧作剡浮洲,阎浮提洲Jambudvip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为马主,以多出马也,以西为宝主,以多出宝也,以东为人主,以人文最备也。统此四主者名为轮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赡部洲,从树为名,旧言剡浮,或云阎浮,皆一也。’慧琳音义五曰:‘赡部洲,此大地之总名也,因金因树立此名。’释迦方志上曰:‘右翻此洲云好金地,谓阎浮檀金在洲北海岸中,金光浮出海上,其傍有阎浮树林,其果极大,得神力者方至于彼。又此一洲四主所统。’
21、【俱胝】
(一)梵语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俱致、拘梨。意译为亿。乃印度数量之名。玄应音义卷五载,俱致,或称俱胝,即中土所称之‘千万’,或‘亿’。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六(卍续三四·四四四上):‘俱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可见历代所译之殊异。
22、【邬波尼杀昙分】
梵语upanis!adam-api。又作优波尼沙陀分、忧波尼奢分。略称尼杀昙、尼萨昙。古印度形容极少之数量名称。希麟音义卷一(大五四·九三七中):‘尼杀昙分,梵语,数法之极也,或云优波尼洒陀,慧苑音义引瑜伽大论译为微细分。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为邬波尼杀昙分也。’又翻译名义大集译为‘作因则’,恐为意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
23、【四洲】
(名数)住须弥山四方碱海之四大洲也。一南赡部洲Jambudvipa,旧云南阎浮提。或从林立号,或以果立名。二东胜神洲,梵云东毗提诃P&umacron;rvavideha,旧云东弗婆提。为身形胜故,名为胜身。三西牛货洲,梵云西瞿陀尼,旧云西瞿耶尼Aparagod&amacron;niya,为贸易牛故,名为牛货。四北瞿卢洲Uttarakuru,旧云北郁单越,译曰胜处。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故名胜处。见西域记一,俱舍光记八。
24、【三千大千世界】
梵语tri-sa^hasra-maha^-sa^hasra-loka-dha^tu,巴利ti-sahassi^-maha^-sahassi^loka-dha^tavo。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然据正确推定,所谓三千世界实则为十亿个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千百亿个世界,与一般泛称无限世界、宇宙全体之模糊概念实有差距。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观无量寿经卷十二、俱舍论卷十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往生要集卷八十四]
25、【稻麻竹苇】
(譬喻)譬物之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26、【涅槃界】
界,含有如下数义:(一)含藏之义;涅槃能藏无为之万德,故称涅槃界。 (二)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有此称。(三)界畔之义;涅槃虽无界畔,然相对于生死界,则称涅槃界。[增一阿含经卷十二、成唯识论卷十]
27、【近事律仪】
梵语upa^saka-sam!vara。音译作邬波索迦三跋罗。乃别解脱律仪之一。又作近事拥护。指近事所受持之五戒。亲近诸善法、诸善士、诸佛法而承事之,可防身语之过,故称近事。据俱舍论卷十四载,所谓五戒即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虚诳语、不饮诸酒。又说一切有部主张,若离近事律仪则不得称近事;然经量部则谓,仅受三归即成近事;优婆塞戒经卷三则称,仅受一戒乃至四戒即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塞戒经卷六、成实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三、卷一二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
28、【近住律仪】
梵语upava^sa-sam!vara,巴利语同。音译作邬波婆沙三跋罗。别解脱律仪之一。又作近住拥护。指在家男女所受之八斋戒。近阿罗汉而住,可防身语之过,故称近住;或谓系近于‘尽寿戒’而住,故称近住。据俱舍论卷十四载,所谓八戒即:一不杀生、二不与取、三梵行、四不虚诳语、五不饮诸酒、六不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不非时食。此八项即所受之八斋戒。
若具备下列七缘,即得受持此一律仪:(一)于晨旦开始。(二)下座或蹲或跪于师前,恭敬发请受戒。(三)从师受戒,不得自受。(四)随教而行。(五)具备八支,方成近住。(六)远离严饰,不生憍逸。(七)尽一昼夜。[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优婆塞戒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成实论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
29、【三福业】
又作三福业事、三性福业事。(一)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二载,指:(一)施福业,谓修行之人若遇贫穷者来乞时,须食与食、须衣与衣,乃至卧具、医药,随其所欲,皆悉施与。因施获福,称为施福业。(二)平等福业,谓修行之人能持戒律,不兴恶想,梵行端严,语言和雅,以平等慈悲爱护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隐。以平等心而能致福,称为平等福业。(三)思惟福业,修行之人以智慧观察,了知出要之法,远离世间尘缘杂想。以此思惟为出世善福之业,称为思惟福业。
(二)指施、戒、修三福业,即:(一)施类福业事(施性业),乃布施诸沙门、苦行者、乞者以饮食、衣服、卧具、房舍、医药、灯烛等物,或行身业之施、语业之施、意业之施,是为施类。(二)戒类福业事(戒性业),凡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离饮酒、放逸等,是为戒类。(三)修类福业事(修性业),慈悲喜舍四无量,是为修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集异门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二]
30、【名色】
梵语na^ma-ru^pa,巴利语同。为名与色之并称。属十二缘起之第四支。又作名色支。一般作为概括一切精神与物质之总称。自语意而言,名指心的方面,色指物的方面。又名色亦为五蕴之总称;此乃因五蕴中受、想、行、识等四蕴为心法,无形体可见,而须藉名以诠显之,故称四蕴为名;色蕴系极微所成,为有质碍之物体,故称为色。
关于名色之意义,诸宗派有不同之解说:有部等由胎生学理解十二缘起,主张十二缘起之各支皆以五蕴为体。其中,托胎结生时之一刹那位之五蕴,称为识、识支;托胎后,在眼、耳、鼻、舌四色根未起,六处未满之前的胎内五位,称为名色、名色支。然唯识宗则以名色支为异熟蕴之种子,即识等五支由无明、行二支之资助,能引生当来之果,称为异熟无记之名言种子,其中,除本识、六根、触、受之种子外,其余皆为名色。或谓五蕴之种子皆为名色。
此外,若将十二缘起由论理之条件与关系来说,则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即名色为识之对象,依六处之机能,由识认知一切法。[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九、卷五十六、卷九十三、顺正理论卷二十六、大乘义章卷四、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下](参阅‘十二因缘’337)
31、【六处】
(杂语)十二因缘之一。在母胎内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处乃十二处之处,为六根六境之通称。根境为生识之依处,故名处。
32、【预流果】
梵语srota^panna。音译须陀洹、窣路多阿半那。新译预流,旧译入流。又译作逆流。小乘声闻四果之第一,十八有学之一。意指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达违逆生死瀑流之位,称为逆流果。盖预流之‘流’,即指圣道之流。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称为预流果。此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趋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称为逆流向,又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位。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玄应音义卷二十三:‘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证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俱舍论卷二十三(大二九·一二三上):‘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成实论卷一分别圣贤品、大乘义章卷十七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四向四果’1683)
33、【生法】
梵语prasava-dharma,prasava-dharmin。又作人法、我法。具有心之作用者,称为生,即有情;不具心之作用者,称为法,即非情。例如众生依因缘和合而成立,是为生;五蕴为构成众生之要素,是为法。又或指与生(给与生)之性质。佛所行赞卷三(大四,二三下):‘我观是生法,亦为种子法。’
34、【灭法】
(术语)无为法之异名。以其寂灭一切之诸相也。
35、【染法】
染污法之略称。又作烦恼、随烦恼。或依所缘之诸法而称为不善、有覆法。指与无明相应,而能染污善心、净心之法。诸染污之法,即有罪、有覆之法,故为诸智者所诃。大乘义章谓‘染法聚’为诸烦恼、恶业、业果等之统称,而与净法聚相对称。[俱舍论卷十八、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参阅‘染净二法’3841)
36、【净法】
(一)如法而离罪障之意。即有关比丘衣食住行等之一定限制禁止之法,依其规定如法修行者,则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称为作净或净。四分律卷四十三载五种食果物之净法:(一)如以火烧,则称火净。(二)如以刀削,则称刀净。(三)果实有腐坏处,称为疮净。(四)鸟所啄伤,称为鸟啄破净。(五)不堪为种子,称为不中种净。又说有五种净,即皮剥、披皮、腐、破、瘀燥。五分律卷二十六载食果五净、食根五净、食茎三净。关于食果物之净法,诸律所载稍异。
有关衣之净法,十诵律卷十五载,比丘若得青、泥、茜等色之衣,作二种净;得黄、赤、白等色之衣,作三种净。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载,迦絺那衣有截净、染净、点净、刀净等四种净法;另外卷十八则依衣之类别而说不同之净法。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载有关比丘之住所及戒行之净法有五种,即制限净、方法净、戒行净、长老净、风俗净。又十诵律卷五十六列举僧坊净法、林净法、房舍净法、时净法、方净法、国土净法及衣净法等。[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五分律卷九]
(二)指佛陀所说之正法。以其法能令众生超三界,得解脱,身心清净,故称净法。(参阅‘正法’1992)
37、佛学大词典里面没有找到解释。这是摘自《内明》196期的解释“诸色空彼非变碍相、诸受空彼非领纳相、诸想空彼取像相、诸行空彼非造作相、诸识空彼非了别相。” 这里须先加说明是:“变碍相”大家知道即是“色相”。“非变碍相”者,亦即是“色蕴”的自(空)相。非领纳相,即是“受蕴”的自(空)相。“非取像相”即是“想蕴”的自(空)相。“非造作相”即是“行蕴”的自(空)相。“非了别相”即“识蕴”的自(空)相。换言之,五蕴原来都是空相。 其次要说明的,“空彼…”的“空”字,是动词、否定词,乃“内”掉、“空”去、“空”却之意。例如: “诸色空彼非变碍相”。各种变碍相的色(相)空却了原来“非变碍相”的(色)空相,成为(有)变碍相之色(蕴)。各种“镇纳相”的受(相)空却了原来“非领纳相”的(受)空相,成为(有)“领纳相”的“受蕴”。想、行、识亦如是。 杂阿含经云:“色集受想行识集。”诸法原是空相。识触故,昕缘色相(变碍相)空去了“非变碍相”的空相。同时引发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於是形成了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 如以“变碍相”的色相,譬作水。“非变碍相”的空相,譬作空杯。空杯中原无水(色相),以“色相”之“水”,注入空杯,杯中之空间为“色相之水”代替。成为有水(色相)之杯,失去原来的空相。如是: “变碍相”之“色”,空却了自相的“非变碍相”(空相)成为有变碍相的色相; “领纳相”之“受”,空却了自相的“非领纳相”(空相)成为有领纳相的受相; “取像相”之“想”,空却了自相的“非取像相”(空相)成为有取像相的想相; “造作相”之“行”,空却了自相的“非造作相”(空相)成为有造作相的行相; “了别相”之“识”,空却了自相的“非了别相”(空相)成为有了别相的识相。
38、【不生不灭】
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
39、【不增不减】
指常存,即真如、法性,或法界。法身乃不变、常住、遍一切处者,无一法增,亦无一法减。旧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谓(大九·六一四下):‘譬如如如性,离虚妄寂灭,亦无有生者,亦无有灭者。如是诸如来,及一切境界,亦同如如性,不增亦不减。’于大乘起信论中亦有(大三二·五七九上)‘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之说。
40、【现观】
梵语abhisamaya,巴利语同。意指现前之观境。(一)据俱舍宗言,在见道阶位以无漏智观四谛之境,此种观法称为圣谛现观。共有三种现观:(一)见现观,即以无漏智慧于四谛之境现见分明。(二)缘现观,即合此无漏智慧及与此慧相应之心、心所共同缘四谛之境。(三)事现观,以无漏智慧及与之相应之心、心所及无表色并四相(生、住、异、灭)等不相应法,共同对四谛能作知、断、证、修等事业。大众部以为一刹那之心一时可现观四谛,故主张‘顿现观’。一切有部则认为系由八忍八智之十六刹那次第现观,即所谓‘渐现观’。[俱舍论卷二十三]
(二)以有漏、无漏之智慧观现前境明了,并资助使之不退转。据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一、显扬圣教论卷十七等,此种现观共有六种:(一)思现观,与喜悦之感受(喜受)同时生起,由思惟而成立(思所成)之智慧。(二)信现观,对佛法僧三宝具有有漏、无漏之决定信,可助现观,使其不退转。(三)戒现观,得无漏戒能除破戒之垢秽,使作观更明了。(四)现观智谛现观,指于见道与修道能观真如本体之根本智、后得智。(五)现观边智谛现观,即因现观边而起,观差别法之有漏、无漏智慧,亦即于观真如本体(非安立谛)后,更观真如之相(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此即俱舍宗所谓‘现观边’,或‘现观边世俗智’,相当于在苦、集、灭三类智后边所修之未来(毕竟不生法)世俗智;(六)究竟现观,指究竟位之无漏十智。此六种现观,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列举发起、证得、等流、成满等四现观,复举尸罗净、定净、见净、度疑净、道非道净、行净、行断智见净等七现观;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列举法、义、真、后、宝、不行、究竟、声闻、独觉、菩萨等十现观。另据摄大乘论本卷中载,声闻之现观与菩萨之现观有十一种差别,即:(一)所缘差别,(二)资持差别,(三)通达差别,(四)涅槃差别,(五)地差别,(六)与(七)清净之差别,(八)于自他得平等心之差别,(九)出生之差别,(十)受住之差别,(十一)果之差别。[大毗婆沙论卷三、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六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二]
41、【一来】
[出四教仪] 一来者。谓二果斯陀含。于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虽尽。后三品犹在。故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来。(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九品者。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分三品也。)
42、【一来果(梵sakr!ida^ga^min)】
小乘圣者声闻四果中的第二果。又称一往来果。音译为斯陀含。见道以上的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者得此果,因已断前六品,但存后三品之惑,故云薄贪嗔痴。虽云薄,然仍存欲界之惑,人天各润一生,故依其余力,如不一往来于欲界人天之间,不得证入涅槃。也就是如果在人中不得此果,则要一往六欲天,再回到人间而入涅槃;如在六欲天中得果,则要一往人间,再回到六欲天而入涅槃。此因在其间必定会断除上界烦恼的缘故。此一往来之后不会再生,所以称为一来果,这是从次第证而说的;若是从超越证而说,在见道前已断欲界六、七、八品之惑者,其修道之初,也就是生起第十六心道类智时,立刻住此果。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三对一来果有明确的说明及分类(大正26·463c)︰
‘一来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及断多分贪欲嗔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一来果。(中略)云何一来果?谓一来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一来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一来果。所言无为一来果者︰谓于此中,三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八十八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并贪嗔多分永断,及彼种类结法多分永断。是名无为一来果。’
43、【不还向】
梵语ana^ga^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闻乘四向之一。向,趣向之义。声闻四果之第二果为一来果,彼等一心趣向不还果,更加修行,而至断灭欲界七、八品之修惑,称为不还向。
44、【不还果】
梵语ana^ga^min。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又分为七种不还、九种不还、七善士趣等。
45、【独觉】
(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论十二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又曰:‘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为独胜。(中略)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谓必独居。’见缘觉条。
46、【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
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成就觉慧(梵dhi^mat ,有慧者)、最上照明(梵uttama -dyuti ,上成就)、最胜真子(梵jina -putra ,最胜之子、降伏子)、最胜任持(梵jina^dha^ra ,最胜所依、降伏持)、普能降伏(梵vijetr! ,最胜所使、能降伏)、最胜萌芽(梵jina^n%kura ,最胜芽)、勇健(梵vikra^nta ,猛健、勇猛)、最圣(梵parama^s/carya ,上轨范师、上圣)、商主(梵sa^rthava^ha ,导师)、大称(梵maha^ -yas/as ,具大名称、大名称)、怜愍(梵kr!pa^lu ,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maha^ -pun!ya ,大福德)、自在(梵i^s/vara ,富自在、自在行)、法师(梵dha^rmika ,大法师、正说者)等。又以菩萨乃发大菩提心,满足世出世之胜希愿,故称菩萨众为‘胜愿菩提大心众’。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梵gotra -stha )、入(梵avati^rn!a )、未净(梵a -s/uddha^s/aya )、净(梵s/uddha^s/aya )、未熟(梵a -paripakva )、熟(梵paripakva )、未定(梵a -niyati-patita )、定(梵niyati -patita )、一生(梵eka -ja^ti-pratibaddha )、最后身(梵carama -bhavika )。其中,未得净心,称为种性;发心修学,称为入;已入而未达净心地,称为未净;入净心地,称为净;净者未入毕竟地,称为未熟;入毕竟地,称为熟;熟者未入定地,称为未定;已入定地,则称为定;又熟有二种:(一)一生,乃次第得无上菩提。(二)最后身,乃此生得无上菩提。此外复分在家与出家、鞞跋致(退转)与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断烦恼者)与法身(断烦恼、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大力与新发心、顿悟与渐悟、智增与悲增等。智增悲增之说系据法相宗所说,有关‘八地’以前菩萨之分类,直往之菩萨(顿悟之菩萨)尽伏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立即受变易身,成为智增上菩萨;至第七地之满心伏尽后,受分段身,成为悲增上菩萨或大悲菩萨。对回心之菩萨(渐悟之菩萨)而言,从‘不还’与‘阿罗汉’回心者,由于断欲界之烦恼,故为智增;从‘预流’与‘一来’回心者,则为智增或悲增。其他,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萨。同时,十信位之菩萨称为新发意之菩萨、住前信相之菩萨与假名之菩萨等。
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有关菩萨之一切法则仪式,称为菩萨之法式。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其经典称菩萨藏。梵网经等即述菩萨应持之菩萨戒。诸经典常举之菩萨名,有弥勒、文殊、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于我国,竺法护被尊为炖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者。
47、【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