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偶遇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霆,甚至迁怒于你的爱人和孩子!
你以为你只是脾气坏……
尽管与伴侣非常的亲密,可却感觉自己随时会被抛弃或伤害!
你以为你只是想太多……
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计划好的旅行,却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尽情玩乐!
你以为你只是工作压力太大……
其实这些并不是你的错!
你有这样的父母吗?
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实际上在毫无边界感的操控着你。从结婚生子择业到私人房间物品的摆放,都要他们顺眼才好。
他们酗酒、嗜赌、行为暴虐,却还冠冕堂皇的说自己因为养孩子养家压力大,让曾经年幼的你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你是不是也被父母贴过这样的标签?
“你这个笨蛋”
“你是猪脑子吗?这都不会?”
“你就是个恶魔,要是没有你多好”
……
面对这些疑问,我深深的陷入了为人女、为人母的焦虑之中。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中了父母的“毒”。我更想知道,我是否也在“毒害”着自己的孩子却不自知。
翻开这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希望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本书是由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合著而成。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苏珊是一名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书中的案例都是她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很有借鉴意义。
克雷格是一名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在人类行为问题方面很有建树。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向读者介绍了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这里不光告诉了我们哪些父母是“有毒”的,还为我们纠正了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
第二部分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其实是教会大家如何去解救自己并“激活”未来。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都可以反观你的家庭。
成年后的你缺乏安全感,对伴侣十分依赖,又终日惶恐不安。可能是因为年幼时遭遇过父母的冷漠、过度打骂或遗弃。
你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总是觉得我很差。可能是因为小时候乃至现在你仍被父母过度控制,或经常被父母贴上“笨”的标签,很少得到肯定与赞扬。
你经常发脾气,事后又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可能是因为曾经的你背负了太多不是你的责任。
各种各样性格的形成,都与你的原生家庭有关。所以,如果想修补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性格缺陷,激活未来的人生,书中提到的这三点,一定要刻在心里。
(一) 你早该明白的一件事
你的所有感受与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从你的原生家庭中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当我们面临婚姻失败、事业受挫的时候,当我们品尝着火爆脾气带来的苦果时,很多人都归咎于自己,很少有人能追根溯源想到自己的父母。
毕竟他们是我们那么尊敬的人,他们一直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怎么能在错怪他们!
正如书中所说,“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所以,你要明白,如果你来自第二种家庭,那么缺失的自尊与自信,你受损的人际关系、家庭与事业,都与你的父母对你不当的言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束缚我们的“茧”
想打破桎梏,就要有正确的观念!
可是束缚我们的“茧”到底是什么?
书中为我们指出了这个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自幼,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百善孝为先”。父母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我们不能有异议,哪怕有,也不能说出来。否则你就是不孝、不懂事、不尊敬长辈!
如果说父母偶尔一次对孩子管教过严或发脾气,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称职。
毕竟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不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情感需求。只要他们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爱,孩子是会理解的。
比如,我们不允许年幼的孩子触碰电源或自己在马路上乱跑,偶然发生,父母会非常生气。
这很正常,不必纠结于此。
而有很多家长的负面行为是持续存在的,并且始终支配孩子的生活。这就是“有毒”的父母了。
比如父亲经常酗酒,回家后借着酒气打骂妻子和孩子。长此以往,在孩子看来,他们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一定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或哪里不好,才会惹得平时疼爱自己的父亲大发雷霆。
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背负着不称职子女的罪恶感,引发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缺失,很难给自己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
或者有的母亲过于强势,凡是孩子的事,事必躬亲。哪怕孩子成年以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而母亲依然认识不到这一点,甚至觉得孩子做决定是和自己公然对抗。而结果呢,不是以泪洗面的控诉就是用母亲的身份压制,从而成就了一批犹如失去了双手一般的“妈宝男”“妈宝女”。
所以,我们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是无辜的。而真正的错在父母,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是谁的错,谁来承担结果,我们要做的不是将错就错,而是避免一错再错。
(三)解救“中毒”的自己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现在困扰我们的问题可能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控诉自己的父母。那样将毫无意义,还会把自己再次推向充满负罪感的深渊。
我们要做的是找对方法,拥抱你内心那个受伤的孩子,让他去和自己的父母对峙,去和解。
也许说道和父母对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摇头。
他们那么强势,是不会听我说的!
他们一直无微不至的对我,去告诉他们这样做给我带来了伤害,他们会疯的!
他们是那么好面子,不会承认自己“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论是错的!
不过,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和他们对峙。
与父母对峙的目的不是报复、不是惩罚、不是发泄情绪、不是让他们收敛更不是想寻回补偿。而是要通过对峙,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心理恐惧、告诉他们实情从而为你们此后的关系作出全新的定位。
无论是写信还是面谈,你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迈出这一步,直面问题,正视父母。
的确,这件事不容易。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教了我们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最让我记忆深刻的“非辩护性回应”。
这是一种能让你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好方法。用在生活其他方面也非常有效。
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让你被对方的情绪牵着鼻子走,还可以顺利的表达完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对峙时,父母反应强烈,并不承认对你造成过伤害。这时你要做的不是去反驳、说服、道歉或是生气。这样等于把主动权又交了回去。
而是这样表达“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但是很遗憾,我不赞同。”态度平和而又充满力量。
同时,在你发现问题的根源后,要开始按自己的节奏生活,要认识到“没人比自己更重要”。这不是自私,而是一个被大众隐藏起来的真理。只有你自己好起来,才能带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才能恢复与父母的正常关系。一个人关乎三个家庭的未来,所以自己很重要!
父母要求你的事,如果你不愿意,尽管直接表达,让他们看到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孩子,而不是被道德或情感羁绊而消极应付的人。
以上这三点,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希望也能帮到你。
合上书,才发现,能救你的从来只有自己。但是这个自己,并不是之前那个灰暗的自己,而是亟待破茧成蝶的自己。
身为父母,你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毒害”了你的孩子,让他们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中?
身为子女,你是否早以“中毒至深”却不自知,还觉得经常焦躁不安、缺乏自信是自己不够好?
身为阅读者,你是否在猜测到这样的“解药”真的可以让我们重获新生吗?
通过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到直面问题再到与父母对峙。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来。
希望你,未来可期!
《原生家庭》|那个被“毒害”的孩子是不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