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第一部《我从抑郁中走来》
青山紫萝
十三、切勿打开“潘多拉”魔盒
宙斯让众神送给潘多拉一个礼盒,这就是“潘多拉之盒”,这个礼盒是宙斯对人类的诅咒。
潘多拉丈夫警告妻子千万不要打开。可是由于好奇,潘多拉打开了这个魔盒,从此让人们受到了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的折磨。在潘多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箱中,人类才能免受折磨。
生活中有许多“潘多拉魔盒”,这些魔盒也装着人间各种诅咒。如若随意打开,这些诅咒就会应念。而我们却常常不经意地打开魔盒,让咒语伤害着自己和身边的所有人。
去年八月我约了一场大西北旅游,那段时间睡眠挺有规律,然而,计划第二天要自驾六百多公里,晚上就不停地提示自己,今天晚上千万不要失眠,千万不要失眠。结果,“潘多拉魔盒”的咒语应念了,那天晚上失眠了,而且用尽各种技巧都无法催眠。在十年前那次抑郁中,每天晚上睡下,我也是有这样的暗示“千万不要失眠”,结果每天晚上都失眠。
后来在心理学探究中,才明白:“不要想”就是暗示,是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意识是抽象的“是非对错”。“不要”是模糊概念,而人对画面的情绪很敏感,越是提醒不要“失眠”,实际我们关注的是“努力不实现”原理、法则的现象,对“失眠”的现象,我们往往怕什么来什么。“失眠”“痛经”“口吃”“自行车撞车”,“洗碗打烂”,是一个原理,这些都是咒语。
我们来做个试验,请你闭上眼睛,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想外面蓝雾霾重重,不要听外面车水马龙,不要想街道杂乱不堪,不要想商场摩肩接踵...... 请问你想到了什么?脑海里看到了什么?
“不要”,就是一种魔咒,“不要”看到,“不要”听到,“不要”撞到。其实束缚了我们对未来的注意力,越是“不要”,我们就越会应念这个“不要”的担忧。“不要”是担忧未来,对未来的负面词语就是对未来的否定,对未来的诅咒。
所以,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应该时时选用正面词汇。
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展的孩子来说,正面词语的运用,具有正面的影响力,负面词语的运用,往往会强化负面方向的发展。
比如:
说“糟糕”,可以选用“情况不是很理想 ”;
说“抑郁”,可以选用“心情不够好”;
说“调皮”,可以选用“不够听话”;
说“厌恶”,可以选用“不够喜欢”;
说“烦”,选用“不够开心”;
说“成绩差”,可以选用“成绩暂时不够理想”......
选用一些限制词,用否定词加上正面词汇,给人一种柔软,一种希望。也许一个词语可以毁坏一个人,一个词语可以拯救一个人。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在对待孩子的影响教育中,务必不要轻易打开潘多拉魔盒,让诅咒应念。
当然,习惯使用正面词汇的前提,就是在信念上,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无论前路有多困难和阻碍,信心是实现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对于孩子的鼓励,对于孩子未来的憧憬,我们要陪同他们一起向往成功,设想成功。这样也许可以帮助孩子突破重重困难,达到预想的成功。这就是正念影响。
在生活中的正念效应,我在儿子身上有了应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用期待面对着他。尽管他连高考都不敢参加,我还是告诉他,人生会有很多可能。他每次在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常常忧心忡忡。我从来不会跟着他焦虑,只告诉他,努力就好,好的结果可以创造。
儿子是一个愁善感的孩子,喜欢优柔寡断,从小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很不优秀。临近高考还剑走偏锋,爱上汉服。我将忧虑压在心头,转念告诉自己,也许他会在汉服汉文化道路上走出来。我接纳他的爱好,但是,我告诉他:“这是个高雅的爱好,但是如果能将其变成你的生产力,就更完美了,因为我们要生存,除了精神追求,还离不开物质创造。”他居然在研究学习汉服文化的同时,开始了汉服交易,自己买来布料,网上加工,然后卖给别人,获得了少许利润。我给不了他优秀的成绩,可是我给了他自力更生求得生存的信心。
后来的许多年内,我从来不会对儿子的突发奇想的歧路进行指责,除了引导,更多地是信任和描述似锦的前途。
儿子刚开始工作,会常常在我面前描述理想未来,我会告诉他:儿子,有更高的追求,你总会有更灿烂的未来,如果达不到理想,也一定是很优秀的。
他也常会抱怨自己曾经的不懂事,不优秀,不如别人读名校,有高学历。我会告诉他:儿子,世间普通人是大多数,我们做好普通人,你就是很棒的,自立自尊就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去想实现高学历,也同样可以实现,殊途同归。儿子至今还在一边上班一边努力备考研究生。
如今儿子已经是国企公司招投标部一名优秀的员工,工作一年半,在职场表现突出,获得领导的赞扬。
面对儿子的淘气,在很揪心的时候,我不愿意打开潘多拉魔盒,我选取了希望和美好。他听得最多的就是妈妈的话:没问题,你已经很好了,妈妈已经很满意了;还有:你肯定会做好,一步一步地会完成,会达到的。结果,儿子真正在一步步成就妈妈的期望和自己的追求。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正念的魔力。
这一年来,人生的磨难接踵而至,我暂且定性为“磨难”。还没有从母亲去世的悲伤中解脱出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病痛,七八天彻夜抽筋刮骨的疼痛,至今我无以名状,医生也束手无策。从影像结果看,我的病症并不太严重,但是从疼痛症状来看,医生护士们都很少遇到,无法做常规检查,十几天无法翻身,甚至用癌痛片止痛,效果也不明显。甚至进行了骨髓恶疾排查。疼痛难忍之时,我祈愿上天用我五年十年甚至所有的生命来替换这种疼痛。
在疼痛科多次脊椎穿刺激素治疗之后,再加上加大剂量服用癌痛片之后,我还是平躺着由三姐喂饭食。后来,有一天下午,我焦躁不安,生着自己气,我就想赌气起来去倒开水,可是走了不到十步,又疼痛难忍,我即刻返回躺下。
又过了两日,闺蜜过来看我,说我陪你走走,终于,在她的鼓励下,我走到了医院走廊的窗边。我看到了久违的街巷,兴奋不已。可是,不到五分钟,疼痛又开始找到我,我还是有点沮丧,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我班的娃娃们用班长的手机分批发来了祝福和祈愿,看到孩子们真挚的爱和祈盼,我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我想我一定要好起来。“一定要好起来,一定要站起来”!看似简单的信念,我却并非一直都有。但是,这一次产生了这个信念,也种下了这个魔法。结果第二天晚饭后,我真的一个人在走廊上走了十几分钟。我更是有了信心。
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相信:我们相信什么就会是什么。扶正祛邪,美好的东西本身存在,找回真实,找回真相。
关于睡眠,我改变了过去的想法:千万不要失眠,明天那么累,结果就真容易失眠。
后来,我改变了暗示: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精神就会好许多,结果真的会睡得好。
以前对儿子说:你怎么这么没有修养,这么说话,怎么安身立命?
现在:你都可能是会被领导重用的人了,应该可以更加完美修养自己,全面提高自己修养。
我看过一步电影《超大号美人》。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没有自信的胖胖的女孩子健身摔跤之后看到自己变成了理想中的魔鬼身材,但是事实和别人的眼中她依旧是原来胖胖的样子。
这个女孩从此,完全变了一个人,自信、大胆、疯狂,敢于和陌生的男孩子搭讪,敢于应聘梦寐以求的工作,敢于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性感的一面。她无时无刻的展现着自己的魅力。从而她的命运发生了无可想象的变化。
她赢得了所有人的青睐。直到有一天,胖女孩在浴室又摔了一跤,看到自己还是那个胖胖的样子,她失去了自信,不敢上台演讲,辞掉了工作,要和男朋友分手,不敢面对男友。这个电影完全展现了,人的信念是如何影响着自己的命运的。
曾经听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被医生误诊了,健健康康的身体被通知得了癌症,这个人感觉天塌了,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慢慢的抑郁而终。直到有一天,他的家人收到医院的通知,说是被误诊了。
而当时真正得了癌症的患者,被通知是健康的,现在依然还健康的活着。这种事情,不是编造的,大量的事实每天上演。
是什么影响了这两个人的命运呢?是身体状况本身吗?
不,是信念。正面的信念会带给人生机,负面的信念会把人带入死亡。生与死不一定是疾病所致,而是信念心态。况且,疾病很多时候也是由心生成的。可见,积极的能量系统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生命有多重要。
《了凡四训》里说:千人千般命!命命不相同。明朝袁了凡,本来命普通,遇到孔先生,命都被算中;短命绝后没功名,前世业障真不轻,庸庸碌碌二十年,一生命数被算定,云谷禅师来开示,了凡居士才转命!。
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没有什么求不到!只要做好事,从心里去求,心就是福田。
当然,我们在转变信念系统这条路上,并不容易,会被种种的声音而阻碍。
在这条被束缚的路上,挣脱开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念改变,你是可以的。
世界的密码是,你所认为的,宇宙就以为那是你想体验的。我相信,有些事实,你的心一直知道。等待你,醒来,确认,然后执行。
附:
负面词语改为正面词语示例:
“抑郁症”改为“我不太快乐”
“这孩子习惯坏”改为“这孩子习惯不好”
“我不要失眠啊”改为“我要睡好”
“你这人品德不好”“你应该好好休养自己的品德”
“紧张”改为“不太放松”
“沮丧”改为“不开心”
“情绪低落”改为“情绪不高”
“不安”改为“不稳定”
“傲慢”改为“不谦虚”
“贪婪”改为“不知足”
“糊涂”改为“不清醒”
“庸俗”改为“不高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