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上午,我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了著名的商业顾问刘润写的《这个冬天“熬”是熬不过去的》,一如既往地,被他的犀利观点震慑住了。
刘润是润米咨询的董事长,是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曾经写过爆文《一个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MBA课》。
他是商业顾问,不过写的文章(尤其是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很接地气,一点都不晦涩,不神秘,最重要的是,虽然他写的是商业世界里的种种现象,但是励志味道非常重,读起来很有亲切感。
那么,他的文章到底有什么样的亮点?行文特点是什么?
比如,今天我读到的这篇《这个冬天“熬”是熬不过去的》,刘润先引用美国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紧接着,对“像极了1929年代经济大萧条前的社会大环境”,刘润给出了解决方法,即转变思维和行动。
为了解释这个观点,他带读者回顾了过去粗放年代的经营方式。他的回顾具有浓浓的刘润风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粗放社会,正所谓赚钱太容易的时代,商业佼佼者都是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群体。
刘润的特别之处在于此。他喜欢第一时间点出最最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问题背后的问题和道理背后的道理。换个其他励志文作者,要么用小故事引出道理了事,要么压根做不到深入思考,只在努力、坚持等模棱两可的词上徘徊。
刘润解释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模式以后,简单介绍了他所在的咨询行业的发展过程,利用这鲜明的行业案例,生动地解释了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和时效性。
就这样,他很自然时间地过渡到了下一个话题,那就是怎样在不再具备信息不对称优势的商业竞争中求发展。
他又用方法+案例的方式,介绍了降为创新和升为创新。原以为这篇文章可以就此收笔,没想到刘润又带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
在下一个部分,他便抛出了一个观点,即“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值得重做一遍。”,鼓励读者多提问,刨根问底,找出企业的核心问题。
他进一步引用了屠夫与猪的对话和电饭锅自动煮饭功能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答非所问,没找出根本问题的窘境。
最后,刘润再次总结了他的观点。
2.
除了一语道破根本问题的写作特点以外,刘润的文章还有很多亮点,比如,巧妙运用问句,合理使用比喻等。
不过,比起这些写作技巧,最吸引我的是刘润的开门见山式的表述方式和洞察力。他的文章很有深度,但极为精简,篇幅不长。
我想这正是励志文章该具备的因素,既能深度挖掘道理背后的道理,又能节约读者的时间。这类文章不仅可以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还生动有趣,精湛深刻,一点都单调乏味。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多多向刘润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