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感的表达,我总是不厌其烦。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54e250c70541336d.png)
二十一世纪,以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产生价值的时代,我们看重的理应是“如何搞钱”,“如何搞钱”,“如何搞钱”这样的问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搞钱”绝对算是非常重要的事了。
你看,我们把时间都用在“重要的事”上,哪还有时间去关注自身情感价值的需求呢?换句话说,是不是只有拼命搞钱,我们的情感诉求就会消失不见呢?
实事求是地说,“搞钱”也是情感诉求的其中一种,只不过我们把它归入到了“物质类”,把关键词设定成为了“物质”而非其它。情感不会因为我们不关注它而消失,只会因为我们对它的逃避,忽略和压抑,选择暂时性地隐藏而已。有时候,它会被别的形态喧宾夺主了去,让自己误以为“被消失”了,怪它不懂事,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情感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感受需要经过神经的传导,神经遍布全身,它又如何做到消失,甚至“不存在”这样的无稽之谈?相反的,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它独自承受不被关心,还要被强制去除的“恶意”,它可是我们身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呐!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987ef361c1b6f79c.png)
《哈佛是家训》中这么说着:“不要让忙碌的生活侵占了思考的空间,思考需要的是安静,终日忙碌而不思考的人,这样的忙碌一定是盲目的。”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恶意的语言无处不在,盲目的行为如影随行,那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快嘴”都可能成为对别人的“恶意”。越是人多,关系复杂的环境下,这种“恶意”越是明显且泛滥,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大多数的“恶意”都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然流露,这说明了什么呢?
即便时代走在了前沿,精神上的富足却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看得出来,它已经在拼命地奔跑着,可惜距离太远,使它不得不一边挥洒汗水,一边擦拭泪水,不停歇的,继续向前追赶着。
人是群居动物,这是不可否定的,就算我们过的有多独立,都不可能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生命体。关系链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我们的生存离不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我们可以做的,是选择更有效又利于自己的那部分,好好善待和经营,这已经是无比大的幸运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8578/3a90d46d73c5f95b.png)
网络,电视,自媒体,包括书籍,哪一个没有展现情感价值的需求?透过各种媒介,我们每天都在和情感互动。学生被表扬或批评,打工人被肯定或否定,夫妻被理解或误解,父母被关心或冷落,朋友被惦记或遗忘……无论是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无论让我们开心的,还是难过的,不可否认,情感是存在于我们生命里,极其重要的东西。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去安置情感,但不能轻视甚至无视它的存在。
越来越多的人把“理性”奉为强者惯用的思维,那谁能确定这些“强者”不是通过压抑感性才有了大家看到的“强大”呢?感性思维怎么就在这个时代变成了被人厌弃的形态呢?纵观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人和事,哪一类不需要感性参与?神经这个东西,我们怎么能自以为是的忽略掉!
不得不承认,重感情的人容易被感情反噬,所以,我们才学会了防御。正视情感的我们,没有不对,被感情伤害,启动自我保护模式,也理所应当。无论这份情感带给我们的是伤心还是愉快,都是身体自然生成的感受,控制不住根本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每一次的经历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安放我们的情感,给予它正面的关怀,而非恶意的抑制。没有除根的问题,寻得的痛快只不过是暂时的伪装。
我是个很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人,这就是我安放它的方式,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