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对于我来说,书就好像是我的挚爱,特别舍不得在书上涂涂画画。
每次看完一本书,把它放回书架时,它仍然是白白净净的。当看到洋葱阅读法的创始人彭小六老师,用一把美工刀将一本书干脆利落地裁剪成了六个部分时,我惊呆了。带给我震撼的同时,学会了磁石神功。
那就是将所有碎片时间全都吸附过来,为我所用,用来精进。我觉得现在人的精力,除去工作生活所必需要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是被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霸占,常常无意识的拿起手机,然后刷个不停,看个不停。其实时间真的可以挤出来。因为碎片学习的本质是概念学习,换句话说我们只要把那些核心的概念、知识点去提取出来,就能学到东西。
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将自己有限的时间用来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创造一个利于自己阅读的环境
想办法在自己的家里,各个地方都放上书本。比如我早上起来第一眼都是去看手机,那么我就在自己的床头放上一本书。当然在茶几上,餐桌上也可以摆上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杂志。还有就是在门边,也要放上几本书,方便自己出门时把它们带在身上,如果这书比较厚,还可以按照章节,把它裁成几个部分方便携带。(如果是比较经典的那种书就不太建议去裁剪,不太利于收藏,而且裁的时候也很心疼啊。有些干货类方法论之类的书,我们学完之后可能不太需要的,可利用这个方法。)实在不太方便携带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阅读APP进行阅读。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子书,这样为阅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以将自己的桌面进行整理,将阅读APP放在桌面最显眼的位置。我之前用过很多阅读的APP,觉得太难打理了都删了,目前剩下微信读书APP。
二、把零碎的时间串起来
一天的时间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每颗珠子都在用力的呼吸。我们早上起来,刷牙洗脸,然后吃完早餐,再搭车去上班。忙忙碌碌,可能一直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到家。
所有时间都好像是分散的,但是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早上,列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安排,然后你就能看出自己在什么时间段有多余的时间。推荐一个神器:滴答清单。特别好用,可以用它去做时间安排。
三、将知识收集起来
如果一天下来,我们充分利用了各种可能存在的时间,那么一天的阅读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无用的信息,为了保证我们的信息实用性,最好能做些筛选,彭小六老师说,判断碎片知识是否有价值,有两条标准:一个是当下用的上,另一个是不容易过时。
我觉得这个判断的方法非常好,当我们判断这个知识对自己是有用的,我们就可以利用概念卡把这个知识点给记录下来,动手抄写的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又能加深印象。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 完全记住后就可以将它拍照存档。
如果身边没有纸笔怎么办?那么我们可以将它复制黏贴到记事本或者便签中(手机里一般都有这个)。但随之而来有了一个麻烦,等我们搜集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想要查找的话非常麻烦,所以可以用上云笔记。
大家可以下一个印象笔记或者是有道云笔记去储存资料。既不会丢失又能方便使用,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iPad都可以同步的。我自己用的是印象笔记,不仅可以插入文字图片,还有视频、录音之类的都可以。
四、让知识回归知识
当你收集了很多的知识点,那只能说明你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了,却不能表明你把那些知识都完全吸收了。不管是微信公众号、抖音还是书本,所有利用碎片时间得来的都是不成体系的知识,我们要做的,一个是想办法把所有的相关联的知识串在一起,试着去分析理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另一个就是想办法去分享所学到的知识。你主动的把自己学到的概念讲给别人听,或者是遇到了某件事情的时候立刻想到自己搜集过的某个知识点,可以用得上,从而解决办法。
培根说,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当我们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享,才能让知识回归知识,而不是成为一堆没有用的垃圾,才能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当然了,方法毕竟只是方法,却不是唯一的办法,也并不能说一定适合所有人,首先你得尝试,才能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