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熙
每个新年来临的时候,都会有一堆新年目标出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要减肥,要健身,要考研,要每天学习英语,要每天读书,要看50部电影,要旅行……
这些目标到最后一个都没实现,于是明年重复。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制定的目标经常实现不了?
在媛媛姐的《精准努力》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可能我们首先怀疑得就是自己的执行能力,是我太懒了,我不坚持,我不努力,但实际上出问题的是制定目标的能力。
首先是自己对要执行的事情,根本不了解。
就比如说读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读一本书大概是多长。反正我自己是不知道的,从来都没认真算过。
再比如减肥,我们的目标可能是减十斤,但我们也不懂得减肥原理,所以不知道掉一斤肉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其次,对时间也没有概念。
一年的时间并不长,起码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一年真的干不了那么多事情。当你做年度计划的时候,逼自己把年度任务分配到周,就会发现一周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么多事情,所以在做计划的时候就会舍弃不合理的任务。
再次,对自己的执行能力更不了解。
一般情况下,我们预设的时间都是极高效的情况下,所花费的时间根本不会算上自己拖延以及不专注所浪费的时间。
所以这些因素便共同造成了我们目标完不成的悲剧。
书中说我们制定的目标不能太多,而且目标之间要保持统一。不能有互相冲突的目标。
如果要减肥,就不要考研,要考研就不要减肥,否则会变得一点行动力都没有,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也发慌,勉强把所有事情都往前推进,但是通通都做不好,毕竟我们的精力时间意志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要集中完成一个目标即可,千万不要把目标捆绑在一起。
其次,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目标看,而要盯住实现目标的步骤。
再次,目标要艰巨,但千万不要太遥远,越遥远的目标越完不成。
心理学有个实验,大概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一组实验对象从下周就开始进行,这个组给任务规划了82个小时来完成它。
心理学家告诉另外一组人,你们一年之后再做这个任务,然后这个组给他们的任务只规划了60小时。
可见,眼下在做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还能够比较理性的去评估它的艰巨程度,给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但越是未来的事情,我们规划的时间越少,好像对于未来的时间有一个错觉,总觉得事情在未来会更容易完成。
这就是离你的目标越遥远,你的计划就可能越离谱的原因。
所以目标太近太远都不好,如果太近了,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也会让人没有动力。
不过可以尝试季度目标,不遥远也不短暂。一年四个季度,清清楚楚,让你觉得有希望马上完成,但也需要等待和期待。
所以不是我们制定的目标实现不了,而是从一开始就不会制定目标。
别再让你的目标从开始制定时就失败。想错比做错更可怕,因为事情一旦想错了,就不会实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