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圈在为即将取消公摊(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敲锣打鼓、奔走呼告。这个话题我当时就准备写,结果被别的稿子压下来了,新闻变成了旧闻。但是我还是决定写写。可当我写下这个标题之后,发现我想说的已经全部包含在标题里面了。要放在以往,我应该发一句感慨就洗洗睡了。但是,千字营鹿鸣君有言在先:这样是不行的!一千字就是一千字,差一个字就保证金不保。考虑到这个活动实在太粗暴,所以接下来我准备将标题的13个字,扩展为一千字。】
按照我一贯的尿性,还是先讲个小故事吧。
在我工作驻点的川西藏羌地区,当地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喜欢喝自酿的咂酒。这种酒是用温开水兑酒罐子里一种类似酒糟的发酵物,然后从坛口插上若干根吸管,喝酒的人自己吸自己那根,共饮一坛酒。很有特色。这种喝起来清淡爽口,实则后劲极大,很多海量的人因为麻痹大意,纷纷在“阴沟里翻船”。
有个熟人的亲戚就在自制咂酒出售,听说这咂酒有两种价格,一种售价150元/坛,另一种100元/坛。
“这两种有什么不同?”我问。
答曰:“完全一样。”
这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价格不一样?”
“一般情况是卖150元钱一坛。回头如果买者将酒坛送回来,就退他50元。至于你,咱们都是熟人,就收你100元。”老板说:“但是你得把酒坛送回来!我这酒坛也是花了成本的。”
好吧,回过头再来说说公摊的事儿。
购买一套住房,哪些地方计入公摊呢,通常包括电梯、楼道、门厅以及值班警卫室等等。乍看起来,这些家门外别人也可以随意走动的地儿,都摊到户主的头上,让其按照购房单价计价买单,并长期承担物业维护费,情感上户主确实难以接受。
但是反过来看,户主是否在使用电梯、楼道、门厅等设施呢?答案是“当然在使用。”
继续问,如果没有这些设施,户主是否愿意接受呢?答案更是毫不含糊:“当然不愿意。”
再从另一个方面看,对于开发商来说,拿地需不需要成本?修建房屋的电梯、楼道、门厅等等是否耗费成本?答“当然要。”
那么问题很清晰了,开发商耗费成本提供住户需要的“生产品”,然后要求住户买单,这有何不合理之处?
现在如果取消公摊,开发商建设电梯、楼道、门厅这笔成本作为“固定成本”仍然存在,要么开发商自己承担,用现有利润来消化——这大概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但没有利益驱动,开发商很可能会尽量压缩这笔开支,结果导致是房屋配套条件低劣,影响住户的居住舒适性(刚才说了,这是住户不愿意接受的)。更大的、也几乎可以确定的结果是,开发商将它摊到到套内每平方米的价格上,提高房屋的单价,确保总售价不变动。
事实上,对于商人来说他只在乎收入和利润,至于成本是否分类计价,这个一点都不重要。你买的是酒,同样需要为酒罐买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酒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