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还是喜欢读点书,培养一点阅读习惯。
散文、诗歌、小说、杂志,各类题材都可涉猎。不是我们需要读什么,而是有时你不知内心需要什么,但读着读着就知道了。
那怕有时只是5分钟左右的阅读,只要能读下去,那么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心情也得到了愉悦。
一天不读点书,好像没什么;一个月不读点书,好像少点什么;一年都没怎么真正读点书,那么好像生活真有了问题。

02

有时还需要一点打理,人可以有时懒惰一下,但不可以不打理。
心情好时做什么都乐意,不好时干什么都没兴趣,但人生不乐意的事,常说有十之八九,我们有不高兴的权利,可以因此懒惰一下,但却不是不去收拾的理由。就像哭花了脸后,记得洗一下,发泄后乱扔的东西,记得收拾一下。
人不高兴时容易心浮气躁,做什么事易受情绪摆布。收拾一下乱糟糟的环境,在恢复原有秩序或自行打理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些不切实际不需要的,能扔的果断扔掉。让身边一切条理有序,心情也似打理了一番。
看似是扔的东西,其也扔掉了坏心情,会让自己逐渐平静下来。

03

关注自我感觉,与自己沟通对话,这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想一个人去看场电影就去看一次,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需要的电影对自己的感受,而非别人对你进电影院的评价。把注意力别放在别人的眼光或评价上,而应关注生活本身和自我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远离了朋友圈,但我觉得最好不走两个极端。既然内心是丰富的,就不要因为一个内容而封闭另一个精彩。这世界从不因封闭而多彩,却因缺憾而日益完善着。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孤独不是因为身边无人,而是因为无法将最重要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04

不要轻意否定自己,尤其说要颠覆你的认识时,我们就真的就需全盘否定吗。
知行合一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论断,是一个动态词,而非终结或过去式。若是轻易颠覆否定,怕永远无法形成认知,只会分裂你的认知。
只能说明缺乏自我认知,容易被外界干扰而丢掉自我。遇到新知是好事,丢掉自我是不幸!

05

收拾打理是外在,自我反省是內功。
"月光族"是否都有颗管不住的心,"剁手党"是否都有一笔糊涂账。
工作就像出城应战,仓促上马,手忙脚乱,弄兵荒马乱一番,佯装有颗王者的心,可能去迎战什么都不清楚。
垃圾堆积了可打包扔掉,事情未完成都堆积一,只会让生活乱糟糟,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待完的子程序。
自我反省,重启程序,待机状态,打开一件,明朗清晰,不会浮躁。

06

减肥式生活。
根据身体所需来摄取,而非凭喜好不去节制,学会有节奏地生活,而非急于寻求结果,而不在乎过程。
生活中的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要瘦也只能一天一天地减回来,否则也不符合规律。生活里没有快进、倒退键,书是一页一页,一句一句读的,电影早已经过剪集的,无需不停的跳进,不善于铺陈,精彩也缺乏理由。
吸收多少热量,消耗掉多少热量。就不必担心身体发胖。我们天生善于吸收,却不管是否需要或消耗,往往导致拥肿的身体与拥挤的人生。
常有人说,人生命运天注定,拥有多少不好说。但人本身需要多少,又能消耗掉多少,是你自已所能了解和掌控的。
加减法是基本法则,相对于加法,减法又是道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