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记忆的炎夏
散落在风中的已蒸发 喧哗的都已沙哑
昨晚看了《舞蹈风暴2》,去年第一季就一期不落的看完了,最喜欢胡沈员,也喜欢芭蕾舞者“敖定雯王占峰”,所以第二季一出来就一直关注。以前看舞蹈都是歌手歌曲的背景,或是为了小品情节发展服务,好像只是一个点缀 中场休息,直到《舞蹈风暴》,让我重新认识了舞蹈,原来舞者用身体甚至呼吸来传达细腻的内心世界,我从来没有认真的只看一支舞蹈,现在我会因为一支舞喜欢一首歌。虽然我艺术细胞为零,看完舞蹈也是一脸懵听完评委舞者的解释才恍然大悟,好像只能看懂高难度的炫技动作,但是谁说欣赏感动于一支舞蹈还需要门槛呢,我虽然看不懂功底扎实与否,做不到台上的评委老师那样从整支舞的编排结构说到舞者个人的肢体表情,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来说,一支舞让我发自内心的”哇”就是好的舞蹈,短短几分钟结束让我意犹未尽想去买票走进剧场就是好的舞蹈。
昨晚那一期《舞蹈风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你还记得我吗》。刚听介绍就期待值飙升,说是动作缓慢的街舞,街舞里的胡沈员,就像一阵清风迎面吹来。我看到的街舞都是动作激烈,音乐也是节奏明快,看完让人热血沸腾。慢的街舞,真是闻所未闻呢。我想起第一次听到王以太的《挂羊头卖狗肉》之后,心底就感叹果然rapper唱情歌最为致命,我也听过王以太的“我正在看着你看着你目不转睛,你丢的爱正在看你等待你认领 请别再看手机看手机装不在意”,妥妥的抖音神曲,很难想象他也是唱着“表面说我们都是朋友,却想把你心偷走”的大男孩。是不是就像最燥的rapper唱情歌最感人,跳慢节奏的街舞也最抓人。我内心的期待值被拉满。
伴着MELANCHOLY(我专门查的歌名),那首轻缓的音乐,他一出场就躺在圆形的舞台上,然后坐起来抱着自己的腿,一瞬间就让我走进了他的世界 。里面还有很多旁白,无一例外全是“Do you remember me?”“你还记得我吗?”或是沙哑的男声,或是欢快的女生,或是历经千帆之后重遇的开场白,或是云淡风轻却小心翼翼的询问,或是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忏悔……表演最后他拿出一朵白色的花放在漆黑冰冷的地板上,然后往后退了一步,郑重其事又漫不经心,苦笑着又叹了口气的注视着地上的花好像在祭奠曾经的美好。
跳完了,舞者深深地鞠躬,我看到很多人都感动了。舞者自己的解读是:“这支舞唯一的用意只是,大家看完舞蹈会让你想起某一个人。”何老师说问出“你还记得我吗?”前提是我们已经错过了……而我想我永远不会问出那句话,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曾用尽全力不后悔。
这让我想起特别喜欢的一首歌Adele《Hello》,那首歌第一句歌词就是“Hello, itis me。”可能真正用尽全力爱过的再见只会举重若轻的打招呼。高中的我就特别喜欢Adele,最开始她低沉的嗓音吸引了我,我觉得跟周围同学喜欢的Justin Bieber. Taylor Swift或者Avril那种稚嫩的声音完全不一样,她的声音特别有故事,历经沧桑的感觉。
那支舞的风暴时刻(高光时刻,舞者认为的点睛之笔)是,舞者双腿膝盖弯曲,缩进上衣下摆里,整个身子也蜷成一团,就像我小时候害怕爸爸打我缩成一团躲在角落里。我想我读懂了这个风暴时刻的深意,害怕鼓足勇气问出“你还记得我吗?”,可对面那个人抓耳挠腮用力回想也想不起我,所以不问。就像一只刺猬,平常蜷成一团竖起坚硬的刺保护自己柔软的肚皮,而问出那句话就意味着把肚皮袒露给别人。
我还想起了我高三那个暑假去世的外婆,转眼已经六年了,想起有年她生日,我跑了老远给她采的野花,进门她先把我骂哭了,想起昏黄的灯光下她围着灶台煮我最爱吃的面条,我坐在小桌子旁边玩着外公的打火机,而现在,我脑海里她的样子渐渐模糊,有时妈跟我提到她我却怎么也想不起细节,原来我会一点点忘了她。如果她问我一句“你还记得吗?”,我该怎么回答。电影《寻梦环游记》讲“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我也希望我能永远记得她,可总会慢慢遗忘的啊,几十年上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我的外婆呢。暮去朝来沧海桑田,我们都会化作一抔黄土,飘散在风里,所以更加没必要问出那句“你还记得我吗”。
又是晚上,我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个故事时,耳边突然响起了“总是渴望刹那以后永远都记得 ” ,原来是汪苏泷的新歌《祝我快乐》,我的理解是每个人都渴望被记得,但只要努力之后即使没人记得也无所谓。接着就是“ 我给世界唱歌,却给了自己孤单的角色……”
我又看了无数遍舞蹈《你还记得吗》,每次看那两分24秒的片段我都满满的感动,好像看到了久别重逢的情侣的纠结,好像看到了渐行渐远的朋友的小心翼翼,好像看到了白发苍苍的外婆的笑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41260/9e8666aca838202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