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走亲戚 那些难忘的情景 你还记得吗?
这是让AI作的画,我下了好几次指令,还是不能尽意。那时的我们姐弟土里土气,远没有这么时髦。小时候过年,大年初一、初二是在本家和邻里之间串门拜年,出门走亲戚是从初三开始的。乡间路上,人来人往,就是顶风冒雪也阻挡不了人们走亲戚的脚步。那时通信和交通都不发达,亲情和友情,就在这一年一度的走亲戚中得已加深和延续。
图来自网络我们家的习惯是初三看姑,初四去姥姥家。姑有两个,我们到大姑家。这是爷爷奶奶分好的,父亲弟兄五个,过年去看那家亲戚是爷爷奶奶分好的。虽然亲大姑早去世了,姑父二婚娶的姑姑我们也一样要去看。
图来自网络胶东过年走亲戚叫“出门”,提个篓子,里面放几个大饽饽、面鱼(用鱼样的模具做的一种油炸面食),上面盖上一条花毛巾或红布。这些饽饽和面鱼大姑一般留下几个,再压上几个自己做的同样的面食(俗话叫“压篓”)。因为大姑父还有一个老母亲,每年去的时候母亲总要再加上两包饼干,吩咐我说,这饼干是给老人的。我按母亲的话跟大姑说了,大姑就会把饼干留下,不再回赠其它东西。如果亲戚家有男性老人,就会带两瓶酒,点明是给老人的,对方也就留下了。这是一种约定俗成,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
过年蒸饽饽(来源:胶东在线)初三的看姑,对我来说,就是完成一桩任务而已,虽然大姑家也尽了待客之道,对我这个小孩子,也是跟其它亲戚一样的招待,也是我们家乡那时标配的过年客待的四个菜、打卤面和蒸饽饽。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姑姑,平时也没有联系,所以饭吃得没有什么味道。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好像是大姑的娘家来了亲戚,是一个膀大腰圆的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吃饭时,只见她抄起满满一大碗打卤面,用筷子只一搅,那所有的面条就全部挑到筷子上了,然后张大口,只听见“呼”的一声,那碗面条就见底了,只看得我目瞪口呆。
打卤面(图来自网络)我没有姨,最羡慕去姨家走亲戚的人。1975年,那年的春节不知为什么,母亲打发我们姐弟三个去姨姥姥家“出门”。姨姥姥,也带了个“姨”字,在我心里就当是姨的感觉。姨姥姥是我姥姥的妹妹,我妈妈的姨,长得又高又胖,对我像姥姥一样的亲切和温暖。她五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过得拮据,远不如姥姥。可是她却时刻记挂着她的姐姐,有点什么好东西,就会步行20多里路送给姥姥。姥姥经常嗔怪她:“我还用你挂着?俺儿每月都捎钱来”,是的,远在成都工作的大舅每月一发工资,风雨不误,第一时间寄钱回家。
2月14日,大年初四,13岁的我,11岁的妹妹和6岁的弟弟,姐弟三人挎个装满饽饽的篓子,穿村越岭,沿小路到20里外的姨姥姥家去“出门”,一路上,弟弟常耍赖让背着才肯走,都是长得比我高比我壮的妹妹背他,背一会累了,就放下他,然后往前面跑几步,让他跑过来再背。就这样,三人跌跌撞撞来到了姨姥姥家。印象中姨姥姥家是三家低矮的瓦房,可贵的是有个厢房(我家没有厢房,所以对厢房很羡慕),里面放的粮食和农具等。
那天,她的好几个女儿女婿都回来了,姨姥姥盛情招待了我们,她陪我们在西炕上吃饭,她不吃,眼盯着我们,随时帮我们夹菜、盛面,不知为什么,她在打卤面加了小干鱼,小鱼又腥又咸,把白菜猪肉卤的鲜味都掩盖了。这面条跟姥姥和妈妈做的味道有天壤之别。于是,我把小鱼挑出来,悄悄放到炕席底下了。这事让我愧疚至今。
那天,姨姥姥让我们留宿,我们竟然也没有推辞。“出门”不是特殊情况一般不在别人家留宿的,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都不好,在人家住一晚,就让人家多破费。想想真是少不更事啊。
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了地震。直到春节,地震的恐惧还存留在人们的意识中。晚上,村里广播说可能会有地震,姨姥姥的几个女婿商议出了对策:把屋内的家具都搬到院子里,晚上大家都集中在东炕上休息,但都不要睡着。弄一摞碗叠在一起,一旦听到响动,炕外边的人从屋里往外跑,炕里面的人推开窗户,从窗户跳出去。
那晚,姨姥姥家的小土炕上,挤了七八个人,大家都是和衣半坐半卧,随着准备逃跑。我们姐弟三个在炕里边,弟弟在最里面靠近窗户。弟弟和妹妹好像睡着了,我瞅着黑黢黢的窗外,心呯呯跳,我想着,听到声响,我先把弟弟扔到窗外,再扔妹妹,再自己跳出去。可是窗外就是猪圈啊,要是沾上猪屎怎么办呢?又一想,那怕什么?活命最要紧啊。
一夜无眠,天亮了,平安无事,虚惊一场。
第二天,我们姐弟三个又顺来时路回家,在穿过公路时,看到骑自行车走亲戚的人,让人羡慕至极。自行车,那是比现在的高档骄车更难得也更能彰现身份的交通工具。现在村里老屋还保存着我家最早的一辆自行车,是父亲花二十元买的二手自行车。自行车情结,一直伴随了我好多年,现在家里还有四辆能骑或不能骑的自行车。这是题外话了。
那个年代自行车是难得的贵重而时髦的大件(图来自网络)常想起可亲可敬的姨姥姥,长大后一直想再去看看她,但竟然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寒窗苦读、异地求学、母亲去世、工作结婚,酸甜苦辣、平淡琐碎的生活中,忽视了很多,也留下了很多。去世多年的姨姥姥一直是记忆深处的温暖。
又到春节,又一个新年。对孩子来说,又长了一岁。对成年人来说,又老了一年。有人说,老的标志就是喜欢回忆过去。但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回忆,其实是对自己人生审视和反思的过程。时值新年,盘点一下,回味一番,感恩时光和岁月,让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难忘的瞬间如经年陈酿伴年味飘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