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天天盼过年。现在想来,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过年走亲戚。
每年的正月初二。我们姐仨都要去姑姑家。这是过年之前很早就计划好的事情。这天,我们会起得和春节一样早,穿上最新的衣服,梳好油亮的小辫,戴上丝绒的或彩纸的小花,甚至在眉心点上红点,脸上擦上胭脂。
我们费尽心思,打扮得花儿一样。姐仨都是粉粉白白的肤色,大眼晴双眼皮,继承了母亲的优秀基因。每次住姑家,姑姑的妯娌们都会聚过来看娃娃,说我们长得就像月历表上的画娃娃一样,我们心里美极了,姑姑听了也很受用,有时带我们街上走,自豪地向乡亲介绍:这是大侄女,这是二侄女,这是老小。三个漂亮的娘家侄女很让姑姑脸上有光,暂时淡忘了娘家缺男丁的遗憾。
奶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礼物。用最细的面粉蒸的大白馍馍,有时还有点心----两包香甜的麻酥。年夜饭留下的见面饺子是绝对不能少的。
在贫困的年月里,饺子是最好的食品,把年夜饭的饺子留出来,送给最亲的亲人,既有分享美食的意思,又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意,同时,也让至亲放心,今年不错,过年能吃上质量这么好的饺子。所以,过年的饺子面最细,肉最多,味最香!
我们家离着姑姑家大概有四五里路。我们姐仨沿着河坝走。堤坝上的松土软软的。我们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妈妈新做的棉鞋,上面绣的蝴蝶像是落在花上,一惊就要飞走了。
路上来来往往的很多人。年轻人最多,他们被家长派出来,担负着走亲串友的重要任务。大家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努力穿戴齐整,眉开眼笑。逢人就打招呼:过年好啊,今天天气不错呀,真好的大太阳啊。
孩子们走亲戚。最关心的就是吃和玩。那时候。姑夫在生产队里当队长,挣的工分多,日子比我们家好。我们就盼着到姑姑家去,可以吃到用瘦肉做的四喜丸子。
一直吃到嘴饱肚圆。我们表兄妹几个还可以在院子里跳绳,丢铁圈;坐在炕上丢石子儿,打扑克。
最难忘的一次是表哥提议:我们去溜冰吧。姑姑家面河而居,溜冰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那时的冬天真冷啊,河里的冰结的真厚, 上面还可以过大车呢。几个孩子在河边上滑,像梭子一样快,像小鱼一样灵活。欢笑声打着漩,在河面上回响。
孩子们贪玩儿,总是会冒冒失失的。到了冬天,河两岸的居民,会在河面上凿出冰窟窿,从河里取水。我只顾着溜冰。全忘记了潜藏的危险。一只脚滑到了冰窟窿里,另一只脚叉到了冰面上,身体就卡在那里。差一点儿就溜进冰窟窿去了。
几个人七手八脚把我拖出来,把衣服上的水拧干。
这本来是不幸中的万幸。可我们担心的是,妈妈精心做的绣花棉鞋湿了,棉裤也湿了半截,又心疼又害怕,几个孩子在河岸上躲着,不敢回家。
我们就想着不能让大人们知道。
我们在河坝上向阳的地方,找到一个人们取沙土形成的土坑。大家围着给我取暖,希望在天黑之前能把衣服晾干。可是,天真短啊,眼看着太阳就落山了。我的棉鞋和棉裤还是湿漉漉的。外面结了冰碴,又硬又凉。
这时,堤坝上响起姑姑焦急的呼喊声。
看到我这个样子,姑姑又是生气又是着急。赶紧把我抱在怀里,一路小跑回到家。衣服脱下来,把我塞进暖暖的被窝里。
这天,姐仨就在姑姑家住下了。姑姑把大炕烧得暖暖的,又把衣服在暖炕上烘干。一边忙活,一边抱怨。又熬了滚烫的姜汤给我灌下去,怕我因此感冒了。
做了错事的姐几个,钻在被窝里不敢出声。
这天晚上。我们吃上做梦也盼着吃的麻酥。那时候走亲戚,麻酥点心和大白馍馍,并不是真正用来吃的。那年月太穷了。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锅大白馍馍买上两袋点心。孩子们就带着这些东西去走亲戚。不管到哪家去,人们心照不宣。要么是把别人的馒头留下,换上自己家的。要么就干脆什么也不留。孩子们就能够带着这些礼物,再去串别的亲戚。
这一次,因为我闯祸了。姑姑怕吓着我, 晚上,打开了我们带来的两包麻酥。真好吃啊,甜到嗓子眼里的甜,酥到入口即化的酥。
这是我今生吃到的最好吃的点心。
还好,在姑姑的精心照料下,第二天我活蹦乱跳地又玩了一天,傍晚时姑姑不放心,带着表哥表姐送我们回来,又另外买了点心和糖,当然还有送给奶奶的一大盘见面饺子。我们走亲戚住姑家,现在是姑姑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外甥狗,外甥狗,吃饱就走。”奶奶又要忙活一整天了,她老人家有一双巧手,可以把最普通的食材做成各种各样的吃食,在贫困的岁月里,最大程度满足孩子们的口福,为我们留下过年的美好回忆!
现在回想,在当年艰苦的条件下,我们还能感受美,感受生活的美好,真得感谢心灵手巧的母亲,持家有方的祖母,开朗宽厚的姑姑,她们努力让生活贫困而不寒酸,简单却不简陋,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这不是最珍贵的财富吗?
尽管岁月向晚,记忆里的年味愈加悠长!
#羽西×简书红蕴新生#
活动传递门
[羽西×简书|儿时的年味]https://www.jianshu.com/c/5715be6c81c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