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姬拉
图/源自网络
1.两难选择
公司里的95年小姑娘杏儿,捏着她苍白纤细的手指,犹豫几秒后开口:我最近在考虑是和男朋友继续过,还是分开?
我们在上一堂关于客户关系的课。
导师是知名心理咨询师,她又在课上延伸了关于亲密关系版块的内容。
导师让我们团队做一个练习:团队的3个小伙伴为一组,其中A向B说出一件两难抉择的事情。C伙伴负责观察A和B的谈话并记录。杏儿就是A角色。
B同事皱起眉头,在一个相对公开的环境,和不太熟悉的群体里讨论亲密关系,她需要适应,我追问:
是什么原因让你产生这个念头呢?
“观念不合吧。尤其最近,有不一样的想法,然后就有冲突。”
B追问“什么观念不合?以前你们怎么解决的?”
杏儿抬头看我们一眼:“消费观念不合,以前我都比较听他的,不过最近,他大大小小的事都帮我决定,被控制的感觉。”
“然后呢?”
“然后我都25了,还没决定什么重大的事情,18岁以前有父母。18岁之后是男朋友。我知道我是个软弱的人。但是工作了3年,我和他住一起,感觉都听他的,包括工作,哪怕只是买东西,他都帮我决定,觉得不被尊重吧。”
还没来得及探讨方法,导师宣布环节结束,继续上课。
我都25了,还没决定什么重大的事情2.选择与人生的掌控感
导师说“两难”这个话题,是在问大家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我想告诉大家,25岁以后,你要成为自己的父母。”
在课程培训现场的大部分都是在23~35岁的人员。你们分享的两难抉择,我刚刚听了几组。很多都是和家人、和爱人、工作方面的两难选择。
“两难”处境我们常常遇到,但是有些人会做出所谓“父母帮我选”“别人帮我选”的抉择,只有很少人会“我选择”。
前者这样决定的本质是逃避责任。
后者这样抉择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和自我掌控。
回顾我周围的同学、朋友、同事,确实,那些所谓听从父母命令回家做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人,大多数不开心。
薪水、工作环境等都令人羡慕,但他们总觉得如果当初我就在大城市,会怎么怎么样?他们埋怨父母扼杀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少部分开心的人,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主动选择回去的人。
做的选择越多,他们越有力量和掌控感,越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才有承担选择结果的勇气和力量。
美国流行音乐天后小甜甜布兰妮,从小在母亲的培养下,就成为童星,和迪士尼合作。上世纪90年代,凭借一首baby one more time红得发紫,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她选择去结婚,结婚对象是母亲很不看好的“软饭男”类型。因为丈夫出轨,她起诉离婚,精神状态差时,被狗仔拍到露底照片。
后来一气之下还把头发剃光。
因为她觉得这些行为会让她的母亲“发疯”。在外人眼里,她年少成名,有名声和财富,但是在她看来,这不是她想要的,这是母亲希望她做的,是母亲希望她要的。
她通过种种“违背”母亲意愿的行为,来重新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
小甜甜有资本叛逆,但是现代社会(尤其对于原生家庭关注更多的现在)的大多数情况是什么呢?
人们埋怨原生家庭不好:父母没有文化,家庭太过贫穷,所处环境没有资源人脉等。
就是这么怪异,有人希望逃脱掌控,自己来决定人生,有人觉得自己负责太累,希望被人掌控。
两种情况看起来表面是相反的,本质上都一样: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无法掌控,衍生的行为就是对抗、叛逆,更差一点就是抱怨他人,逃避选择和责任。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25岁以后,成为自己的父母。
25岁以前,你的选择、人生等等你都可以依赖于父母,但是25岁过了,你要做的是不抱怨原生家庭不好,而是积攒自己的力量,自己选择和承担。
你想你的孩子将来怎样,就这样来要求和对待自己。
你必须成为自己的父母。如果你觉得25岁晚了,那么就更早一点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吧。
25岁以后,成为自己的父母。3.逆行人生
在先行原生家庭不好的情况下,却能改变人生,歌手张韶涵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20出头,演的偶像剧《MVP情人》《海豚湾恋人》红的一塌糊涂,入围金钟奖。
唱的歌曲也倍受年轻人欢迎,一首隐形的翅膀不知激励了多少毕业生。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演艺和歌唱领域风头正盛的女孩,心脏病突发,当她在治病期间,母亲转走她所有积蓄,并让她每月支付高额养老费。
离异的父母携手控诉她弃养。连舅舅也来指责,说她雇人来殴打她的父母。一时间,“弃养、不孝、吸毒”的负面新闻让事业如日中天的张韶涵,一切崩塌。
但是她又很坚强,10年后,她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归来,没有背叛带来的戾气和疲态,依旧是20出头的模样,依旧那么努力,每天工作10来个小时后,还是去练习舞蹈,去开工作室,去尝试更多可能。别人推她下悬崖,她也能学会飞行。
这个“淋雨一直走”的女孩,不只用歌曲激励别人,更用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我决定我想去哪里,往天堂要跳过地狱”。
是的,世界很大,人很多,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有人通过半生拼搏才能站在功劳簿上继续前行。
当你尚且弱小,没能改变现状,没关系,那就咬紧牙关,再撑一段时间吧,你还可以积攒力量。
如果你年龄和力量都已经足够了,那么请停止抱怨和逃避,多一些勇敢和行动。
像沈从文在《边城》里写道: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我们共勉。
4.小小小小的火
华裔作家伍绮诗在《小小小小的火》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小镇西克尔高地的居民们过着井井有条的生活,里查德太太是镇上一个幸福居民。她富裕,不用为了钱而被迫做很多事,老公工作成功,她本人也做着梦想的记者工作,两儿两女……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完美,充足的物质,不需要为生活而奔波,这是典型地通过努力获得财务的美国中产阶级,她们过着平稳的arranged life.
但随着艺术家——米娅的到来,这种“不允许例外”的人生即将被打破。
米娅,单亲妈妈、摄影艺术家,和女儿珀尔常年过着“周游式的生活”。一辆汽车,就是两人的全部财产。
每到一个地方,米娅都要靠临时零工来贴补日常。但不富足的物质条件,掩盖不了米娅精神世界的自由,倔强地用诗意的灵魂,做着倾心的工作,她们过的是casual life.
当米娅母女以钟点工+租户的身份介入理查德家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发生了碰撞。
没多久,理查德太太的四个孩子全都和这对母女扯上了关系。两个女儿更是与米娅情同母女,尤其是喜欢独立思考、天性桀骜的伊奇,她看到了掩藏在光鲜有序的小镇生活背后的失落和人性的丑恶。
当理查德太太逼米娅母女离开小镇时,伊奇受不了这些枷锁桎梏住的中产生活,她趁家人不在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家。
伊奇想的是:有时候,你需要把一切都烧干净,才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
这个故事里被安排的生活和流浪生活都有人在过,都有人在小心翼翼追逐和维持,担心追逐的生活被打破。
一把火之后,流浪的继续流浪,在小镇上平稳生活的继续平稳生活。
唯有伊奇从小镇出走,去世界流浪。
没有对错,只有主观判断。
但是凭勇气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过上想要生活的人,总值得我们高看一眼。
凭勇气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过上想要生活的人,总值得我们高看一眼。5.真正想要的生活
前几天我过27岁生日。
总觉得要写点什么,但工作确实忙,静下来的1个小时都没有。
换作以前,我会疯狂质疑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早在25岁,我就明确告诉我自己“这是你自己选的,你得自己负责,就算是错的,也要把它做对。”
27岁那天,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一如既往工作,一如既往很多难题发生,需要一件件解决。
逃避不了,也无法因为生日就推给别人。
静下心来,忙里偷闲享受别人祝福的一时半刻,那就是生活里的高光时刻。
曾经我也想过: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就好了。不用奋斗那么幸苦,工作不顺心,直接回家拿一笔“fuck you money””,就可以轻松过活。
好友丹子说,我曾经也想有白马王子或者盖世英雄从天而降,拯救我的无助和孤独。
上周我们喝酒,发现我们无比清醒,曾经我的想法其实并不是“我要过的生活”。
而丹子呢,早就是职场白骨精,不需要别人拯救,她不但获得了拯救别人无助和孤独的力量,还收获了预期的爱情。
是的,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所以,会摔倒,会挣扎,会爬起来,会自我怀疑,会自我修复,会学会与别人相处,会继续去追逐,会坚定脚步。
因为,当人们心中小小的火都熄灭的时候,不要说怎样去燎原,就连在黑暗中的微光都消失不见了。
当你开始放弃,“你究竟放弃了什么呢?喜欢的男孩?出远门的机会?还是整个人生?”
尼采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所以,25岁之后,与过往,与家庭握手言和吧。然后成为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选择并承担。
记住哦,keep our littlefires everywhere.
随时随地,都燃烧你心中小小小小的火。
照亮黑暗时刻,照亮你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