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视频,一个谷歌前端开发专家,也是很棒的老师,(开发就像做木工,使用工具和技巧作出你想要的东西)他说:当他决定学习一个新工具前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个工具是为解决什么问题产生的 2、它能带给我什么好处。刚看到了另一个人提出的类似问题 1、这个文档在在说什么 2、它是如何组织信息的 3、你能看到其中的什么模式吗?
每个程序(项目)都需要readme-项目解说文档,这个问题是在教如何写readme的时候提出的。写程序是用户为导向的,非常并且一直强调用户的想法和行为。写程序的一部分就是写文章,因为在一个公司里面程序也是写给码农看的。1、这个工具是为解决什么问题产生的 2、它能带给我什么好处 和上面的三个问题有共通之处,也是关注核心的好问题。都是先 关注外在事物本身 探索其意义及出身,然后寻找与自己的联系 以利益为导向。very practical。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用它对我有什么好处 如何最优地用它。对很多事情都可以套用这种模式,这个问题的来源于什么(什么情况下产生了这种问题) 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我如何去做最有益;对待事物,先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然后再选择与它的距离。选择。
我们就像手艺人,不断用工具构建自己的东西,知识就像混凝土 是连接工具。木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木工,但是很多人因为太杂 难以看出也是手艺人。
就像计算机一样,从每步需要人操作的算盘开始到计算器-这时候它们都是计算功能的机器,到可以进行媒体播放 游戏 编程 文档操作等的计算机,到人工智能,随着功能愈加复杂 当变成AI 它可能就不能单纯的被看成是一个工具了 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一生可以不只是耕作 还可以从事多种事物。
人从事的事情的演变也像是计算机的演变,从刚开始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特定工作到现在以少得多的时间完成各种工作。
从外界看猜测定义一个事物可以看其输出 计算机现在强大的功能源于系统结构 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人产生的更复杂多样的结果源于知识理念教育等软件加生产工具等硬件的升级,把人类世界看成一个大计算机 人又是什么。把自己当成构建者(手艺人),到生命最后我们能构建出哪些东西?又是如何去做的。把这个过程打碎呢?
假设决定将自己认领成构建者,一生都想工匠 建筑师一样创建东西。那么我们看待周遭的态度 和行为方式就可以发生相应变化。
当你需要做出某样东西,你需要工具 原材料 原理知识,这些东西都来自于我们周围,一个木匠都是从自己周围找工具。作为创造力的一个体现就是将周围看似不相关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工具或者原材料或者提炼出知识原理,就像书架最高处有本书你够不着,周围有没有椅子 梯子啥的登高物,你怎么取这本书?可以把周围的书拿下来垫脚,这时候书就成了梯子这样的工具。
于是,在各种情况下,你的周遭事物都可能可以转化为你的工具 原材料 理念。对待这些事物你可以问出上面的问题.....它是如何出现的 解决了什么问题 它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怎么用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