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开篇讲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足见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听课也如此,年前读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过多听课于事无补》一文:“我觉得过多听课,交流未必有什么好处,教师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听课听得多了,习得一些技艺,不过能成为“匠”而已,多读多思,举一反三,学科教学变小了,人站高了,境界就出来了。名师的课为什么这么设计,处于什么样的考虑,课堂上遇到生成性问题如何解决,如此等等,都是教师世界观,教学观的自然反映,这些需要思考才领悟的,一味听课,舍本逐末,得其皮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在于你听了多少节课,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听’课。”
“ 不在于你听了多少节课,而在于你是否带着头脑,真正融入个人的思考。”吴非老师的话,铿锵有力,震耳发聩,一语惊醒梦中人,引起了我的共鸣与思索:‘听课’也是有学问的,并非越多越好。”
当时依靠床头没有再次打开电脑及时将感触记录下来,至今,历史的车轮驶进了2019年正月初六,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单位明天都要开始上班了,我猛然想到这篇文章,再次品读,不吐不快。
1. 关于听课不在于数量的多与少------自从我走上工作岗位以来,我就笃信“笨鸟多向百灵鸟飞”,我总是踊跃的拎着凳子去教室挺同组同事的课程,有的时候不提前打招呼,堂而皇之地推门听课,特别是我没有送过高三毕业班,总是希望通过听课加深专业学习,于是脸皮不是一般厚的我,不管同事的奚落还是褒贬,课是听了不少 ,记得有一次听课记录检查,我多大37节,曾经在全校大会上遭到过一次口头表扬,但是仅仅一次口头表演而已。我听课的数量是不少,听课笔记也记了一本又一本,有的写得龙飞凤舞,还有的记得一知半解,更有甚者,听得稀里糊涂,记得残缺不全。虽然听课数量不少,但是,我感觉自己每次听课回来的收获好像在沙滩上写的字一样,一阵风沙过去,沙滩上的字变得一无所有,大脑也一片空白。这样的课与其说是水过地皮湿,不如说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今回想起来,多年来,我听过的上千节课在头脑着变得模糊一片,因我课前并不了解听课教师要讲什么内容,自己也没有提前熟悉一下文本,前后知识连贯不上,更别提带着思考,不是有准备地去听课。
2. 听课不是走形式
更要命的是我听课,有时候不是睡着了,就是控制不住大脑总是爱走私,有时候课听完了,一知半解,没有来得及及时消化吸收,笔记本随手一扔就抛到脑后了。及时同组听课,或者学校进行群体评优课,都是蜻蜓点水说说优点,甚至根本都轮不到我发言的机会,所以这样的课,听得再多真的是如无非老师说的“于事无补。”
想到这些,我不禁有些后悔和遗憾,工作20多年了才明白这个问题,真是有说不尽的悲哀。转念我又乐观的想,这个道理今天弄明白也不晚,开学后再听课,坚决不能在走过程,走数量,给人家留下一个我如何如何爱学习的印象,一听要学“会”听课,带着大脑,带着思考,不仅学习别听课人的“术”更要学习他人讲课的“道”。
坚决 不再做表面上的无用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