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在旁边念着《十万个为什么》,孩子听着。我在旁边若有所思,看着简书,想写点内容,两天没写,已经让我忘记了来简书的初衷。
这两天心情不太好,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我与妻子之间,而是我们与岳父岳母之间。我认为他们太溺爱孩子了,孩子说什么就满足什么,只要孩子一哭,就听不下去说:“好,好,好”地满足她,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越来越任性,做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得过且过。
那晚上溜冰,孩子不想溜冰,哭闹起来。我知道不能随意惯着孩子,必须接着溜冰,放任只会使孩子什么都不想做。多少次,只要随着孩子,孩子就马上变得歇斯底里,我必须坚持原则,要求孩子上场。孩子的外婆来了,看着孩子哭,心疼极了,在我的要求下,别管,她走开来了。
我想这会儿好办了,只要我抱着孩子,用我柔硬兼施的方法,哭一会儿,她就可以上场了。可是很不好,孩子的外公又走来了,看见孩子哭,心疼地问孩子:“怎么了?”孩子见到外公,就好像来了救兵,哭得更害了,“哇,外公。”外公听着孩子哭,更加心疼,一把把孩子抱在怀里,又是安尉又是哄。一段时间后,孩子不哭了,可是还是不上场,就想放弃。我知道如果放孩子不溜,那今后肯定溜不成,放松只会达到她的目的,今后更加的哭闹会更多,所以继续要求她必须上场。
但孩子的外公不要求,说:“行了,行了,不溜就行了。”就要带着孩子回家,说着就要把孩子的溜冰装备卸下来。看到这种情行,我想我的教育计划马上就要落空了,不能白弄掉,这怎么行,既然要教育,必须要有一个结果。我跟岳父说,岳父不同意,总觉得我们是在欺负孩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孩子被我把孩子拉了过来,放在凳子上,孩子又哭了起来,而且哭声更大。我这一弄,岳父生气了,斥责我,不能这样弄,抱着孩子就离开了,看着这种情况,我只有坐在那呆着,默默地看着前方的广场。
过了一会儿,我想,既然溜不成,那就走吧,我背起溜冰鞋返回家去。来到羽毛球馆,我看见岳父在一家小卖部门前,我知道孩子在那家小卖部里,因为小卖部里有一个小孩经常跟她玩。岳父说:“把鞋子给她穿上。”我听岳父的话,走进了小卖部,岳父在小卖部外站了几分钟,看没有事,就走开了。这也许是个机会,我在小卖部里说出了孩子不溜冰的情况,店主也帮着我劝孩子,经过我们的说服,几分钟后,她终于同意去了。
我抱着孩子出来,在来广场上的路上,她几次打“退堂鼓”,但怎么说还是到了广场上。上场吗?她不上,她又哭了,不上那就坐在那里等吧,这样也是一种教育。她的好朋友来看她,和她玩了一会儿,她不哭了,再我的再三要求下,在大家散场时,她围着场边跑了一趟,总算完成了任务,孩子也正了过来。
回来后,又遇到一件事,那件事我还不让步,这样一来,岳父岳母对我有意见了,觉得我太无情。为了教育孩子,弄得不开心,我的心里自然不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