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框架就好比人的骨架。
看一个人的骨架,就能分辨出是高大还是矮小,是笔挺还是佝偻。
文章的架构决定其深度、广度,与可读性。
毫无疑问,文章架构是我们在确定一个选题之后首要搭建的。是主题的分解和转化的具象化表现,亦指导后期文章内容的逻辑走向。上承主题下起正文。
“胖子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变瘦,长得矮却几乎不可能变高”,正如文章正文与架构的关系,没有架构或者没有好的架构,即便正文写出花儿来也没有人买账。因为根本看不懂,不知所云。
相反,如果一篇文章有好的架构,即便正文内容撰写得不那么精妙、词文造句也不那么华丽,同样能传递一些你想表达的信息给读者。不至于一无是处。
语言有语法,句子有句法,那文章也得有章法。你的框架结构就是你的章法。
无论是总分、还是分总,或是总分总的结构,都得遵循金字塔原理。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逻辑,自然而然的过度,从而引发深省与共鸣。
而处于写作小白菜阶段的我们,往往不太注重或是不知道怎么转化或分解主题。想表达的太多,又不太能分清各个分主题的范围和关系,常常东拉西扯或是模棱两可。最终呈现出来的文章惨不忍睹。
而我们总是以为,写不出好作品的原因是经历不够,阅历不足,积累的素材太少云云皮相之谈。
所以,下笔前应充分思考,确认自己的文章结构没有问题、有内容可写之后方可一气呵成。
虽然植物君老师一再强调“量变引起质变”,但我们应该清楚老师说的绝不是万年如一日的写,而是有总结有进步的增量。所以,万不可妄想搭乘时间这趟列车就能让我们的写作水平获得提高。学会思考,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没有好的文章结构,积累的金句、华丽的辞藻都将失去意义,再精彩的故事也将黯然失色。
架构如骨,好的文章体现于好的架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