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终于哭累睡了,睡着后还委屈地狠抽了一下。
我赶紧洗漱、泡脚,写我的觉察日记。
这一天,真是我的天。
上午还好,开会、忙碌,中午时候,正在边吃饭边刷剧,突然接到孩子爷爷的电话。极少接到他的电话,难道是孩子在幼儿园有什么事?赶紧接起来,爷爷只说了一句话,你快回来吧,你妈摔着头了,流了很多血。
我一听,整个人都懵了。本能地问,打120了吗?给他爸打电话了吗?爷爷说,没打120,不用打,止住血,找医生包扎一下就行。他爸出差呢,给他打也回不来呀?
脑袋破了,怎么可能就简单包扎一下?万一有颅内出血呢?不给你儿子打电话,如果治疗需要做什么决定,我哪里承担得了这么大责任?
我赶紧跑回家,路上给孩子爸打电话,让他赶紧回来。一边开车一边琢磨,下午如果我不在,单位的事能交给谁。别无选择,只能交给那个大肚子的同事。在微信里给她留言交待怎么办,又给大领导的秘书留言,让她转告大领导我的情况,下午只能让同事出稿,我抽时间看看,再让主管领导过目后报给大领导。秘书居然还提什么注意程序的事,我一听立马火爆了,什么情况了还讲程序?我这里跟着救护车带老太太去急诊,还要带着平板走公文程序?还有没有点人性?再说了,就是个内部请示,需要吗?真想骂娘!压了压火气,给她回话,但是听起来还是有些生硬。管它呢,干嘛老得委屈自己,家里的事急成这样了还惦记着工作,我已经很敬业了,不能再要求自己面面俱到。
急匆匆回到家,看到奶奶靠坐在阳台上,爷爷正用一张硬卡卡的纸帮她按着脑袋止血。旁边一大摊血,浓稠的,暗红。我一看这情况,绝对不是几个棉签和一点纱布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得打120。
爷爷还在坚持不叫救护车,他反复唠叨在老家骑摩托车摔伤脑袋的人多的是,找医生给包扎一下就行。没理他那个茬。十几年前奶奶说耳鸣,当时没有经验的自己请了假带着孩子带她去医院看耳朵,后来孩子爸回家后居然埋怨我,老人生病了不好好给看病,看病也不给拿药。还恶狠狠地扔给我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句话那么深地刺伤过我,至今都是深埋在我记忆里的一根刺。这次咱就狠狠地治,省得你再埋怨不给老人看病。
120来了,拉到医院倒是挺快,等待治疗却象慢动作,一环一环象卡了带,时断时续。检查、交费、拍CT,清创缝合,打针……
CT显示有阴影,不清楚究竟是之前出血的钙化点还是新的出血点,让处理完伤口观察一下,如果状态还行就先回家观察,明天来复查CT。医生叮嘱今晚病人身边一定得有人注意观察,如果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赶紧来看。
老爷子耳背,还不懂在医院里要如何操作,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推医疗车的时候维持倔强,说你就告诉我地方,我自己推。
可是在乱糟糟的急诊室,我哪里知道哪个环节究竟在哪呀,还不是得一点点摸索试错。这个时候,没人依靠,我必须得撑着。
单位的事并没有放过我,电话、微信一直没断,生生把手机弄到没电了。
等老公从外地赶回来,开车过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孩子幼儿园本来5点就该接了,我微信告诉老师,让孩子跟老师先回家,等我们回去再接。
回到家,我跟孩子爸说赶紧去清理阳台上的血,别让孩子回来看到害怕。我赶紧去做饭,老两口中午就没吃,赶紧做点简单热乎的,有饭吃才像家。
接回孩子,有个问题。之前孩子一直跟爷爷奶奶睡,今晚奶奶的情况不能再让孩子去挤了。再说,奶奶半夜要真有异常,孩子在中间也很不方便。必须得让孩子今晚跟我们睡。
可是孩子能答应吗?我决定今晚强制一次。我用自认为温和但坚定的语气跟他说明情况。可孩子一听我说,马上死死扯住爷爷的衣角,死腻着爷爷。
我跟爷爷说,这次不能妥协,必须得坚持,爷爷答应着。喝完奶粉,我把孩子抱进主卧。孩子哭闹着,我不撒手。把他放倒在床上,他哭喊着爷爷,却并没有逃跑的行动。我知道他理解了我的意思,但是还接受不了这种结果。
我搂着他,跟他说话,给他唱歌。孩子爸帮着铺完床就躲出去了。我听着孩子哭喊着爷爷,内心复杂,但努力维持外表的平静。昨天给他洗澡时,他明显不象上次洗澡时那么拼命地哭喊爷爷了,我有点信心他睡觉时对爷爷的依赖也会逐渐减少。
终于,孩子哭累睡着了。我借着昏暗的灯光,记录下这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