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服装,俗称“行头”,古代戏服是中华服饰精华的夸张再现,是中华服饰史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戏服在中国戏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经研究发现,今天所流行的戏剧服饰是在明代服饰的基础上,糅合了唐代到清朝的各种服装式样而成的。
戏剧服装的发展,是与戏剧的发展同步的。
宋代时,苏轼在他的诗中曾经这样形容戏剧:“搬演古人事,出人鬼门道。”所谓“古人事”是指“言其扮者皆已往昔人”,而“鬼门道”则是指戏台两侧角色上场所经过之地。
从这可看出,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专演“古人事”的杂剧段子,从遗留下来的一些帛画、绢画中能看出当时的服装大多都是从日常服饰发展而来的,说明宋代的时候,戏剧仍是处于草创的阶段。
到了元代的时候,杂剧非常盛行,但是关于杂剧的服饰,仍然缺乏确切的记载,只是有一些诸如“优孟衣冠”、“粉墨登场”的笼统说法。
也许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元代的时候,杂剧所使用的服装与常用服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从戏剧服装中较多保存明代服饰的特点可以推论出,戏剧服饰是许多代艺人点点滴滴的创造结晶,也是与两百多年京剧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戏曲服饰可分为蟒、帔、靠、褶、衣等几类。在戏剧服装中,武将全身的披挂被称作“靠”,这种靠的形成,是在明代。《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写到鲍廷玺领了一个戏班子,那戏班里有一个小戏子“带了貂裘,簪了雉羽,穿了极鲜艳的靠子,跑上场来,穿了一个五花八门”,这里的靠子就是指武将的铠甲,在胸前置有护心镜,腹部及两肩绣虎头。背插四旗,以显示大将威武庄严。这
种样式是在明代武将服装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来的。
除了靠之外,传统的戏剧服装还有很多是来自于生活而又异于生活的,比如在剧中平民角色所穿的衣服叫做“褶子”,就是从秦汉以来的“褶”而来的,发展到明代,男女一般都穿褶。褶就是一种以绸为面、有夹里的夹衣。在秦汉的时候,这种褶子的长度一般是到膝部,而传统戏剧中的褶子长可及足,而且品种非常多,上至皇帝、下到平民都可以穿着,而且男女不分。
褶子有素色和花色之分,一般年长者都用青和蓝,年少的就用粉色或是红色,而书生则用素蓝,贫士用索黑,更落魄者用黑褶缀杂色绸块(又称“富贵衣”)。戏剧服装中“褶子”的名称也是在明代的时候才出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