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 | 缠中说禅 | 齐一变至于鲁

论语 | 缠中说禅 | 齐一变至于鲁

作者: LHLaw13 | 来源:发表于2022-09-23 07:59 被阅读0次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猛地一看,本章很奇怪,仿佛孔子毫无来由地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齐”和“鲁”,俩诸侯国,怎么“齐一变,鲁一变”地折腾两遍就和“圣人之道”搭上界了?

    其实,这一章是顺承着之前“人不知”经“人不相”达“人不愠”的社会形态演化的“圣人之道”而来的。

    说起齐国,众所周知是春秋之强国,其以“霸权”而行终成“霸业”。

    由“霸权”而“霸业”的过程,是以丛林法则的人之恶为前提的:对内以法制民、对外以武制敌,强调的是以恶制恶、以力制力。奉行这种前提的社会,最终会陷入以暴易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像齐国这种类型的国家,历史上从来不缺,是“人不知”的“富而骄”的必然产物。即使是在自由、平等、博爱深入人心的当代,依然被视为最先进的、而且是必须效仿的对象。

    在儒家、《论语》看来,这种“齐式”国家,非但不能效仿,反而应该变一变。

    在“人不知”的社会阶段,丛林法则的人之恶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即使是在所谓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扒掉一切伪装,也能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动力还是人之私欲。这些人认为,个人利益、自由才是社会最高准则,法律是为保障利益(尤其是强势群体利益)而存在的。文明也不过是这些人的遮羞布而已。

    在儒家看来,恶只能引发恶,制恶以法只能是权宜之计,诱人以利只能生人以怨,最终使得“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状态愈发严重直至不可救药,最终玉石俱焚;即使没有同归于尽,而且压迫者也被推翻,可如果新新人类依然还是“人不知”地奉行之前的那一套,也只不过是恶性循环中新的一次轮回而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为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需要变一变,也就有了“齐一变,至于鲁”。要从这种丛林法则的人之恶为前提的、由“霸权”而“霸业”的“齐式”模式,变为“鲁式”模式。

    鲁国,高举以“仁”以“德”治国的旗帜,号称传承着被孔子奉为典范的周公之仁德。

    不管实际执行如何,只从治国的标准上来看,相对于“齐式”模式,“鲁式”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所以才有“齐一变,至于鲁”的说法。

    以“仁”以“德”治国,是在强调善的力量。以“善”为善,标榜其“善”,尽管相对于丛林法则的人之恶来说是一种进步,但在“人不知”的大环境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巩固,还是很容易沦为伪善,成为另一种“恶”。

    当时的鲁国,虽然打着“仁”“德”的旗号,但并没有付诸实践,教化士人,教化百姓,大部分人依然还是“人不知”的状态,因此在孔子看来,这是假“仁”假“德”,不是儒家、《论语》所说的“有教无类”的真“仁”真“德”。

    尤其当这种假“仁”假“德”拔高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君子”小圈子,把持“圣人之道”的最终解释权之后,“贫而谄,富而骄”的局面非但不会改善,反而还会恶化。

    因此,治标不治本的“鲁式”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恶性循环,依然需要进一步的变一变。

    “鲁一变,至于道。”何谓“道”?就是从“人不知”经“人不相”达“人不愠”,最终成就“圣人之道”的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在“人不知”的社会阶段中,“士志于道”者,应该惩齐之真恶、鲁之伪善,扬“圣人之道”之真善美,有教无类,不相贫富。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的阶段。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会有两种力量:阴,阻碍进步的守旧派;阳,推动进步的革命派。当然应该还有明哲保身的中立派,他们既不会害人,更不会害己,望风而动,哪一派有利自己便支持哪一派。

    儒家的真精神在于其入世作为的承担精神,从“人不知”到“人不相”,需要革命;从“人不相”到“人不愠”,也需要革命。因此,儒家的君子也应该具备革命精神。

    《论语》成书以来,解者无数,不得要领者也无数,就在于他们都没能把握“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这三种社会形态的演化之道,当然也就只能对《论语》望文生义,乱解一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 | 缠中说禅 | 齐一变至于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y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