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打卡第1010天)
--燕子语呢喃
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在玩积木垒高,另一个小一点的孩子偏要用球把积木打翻,孩子之间的战争就此开始了。
然后大的孩子也把小的孩子的积木用力的推倒了,接下来就是小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大哭,大孩子在一旁气的不行。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做呢?
是觉得大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都不让着小的一点?还是觉得不就是积木嘛,再叠回去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把小的积木也推倒呢?惹的小的大哭,闹心。
其实,如果你懂得孩子的心理,你就会知道,此时此刻,做为家长,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先批评小的,安慰大的,告诉小的,你把哥哥姐姐的积木打倒了,哥哥姐姐的心里很难受了,因为那是他辛辛苦苦搭起来的,而现在你的积木也被推倒了,你的心里是不是也很难受呀?小宝宝虽小,但是他们都会懂得,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们相互道歉,当然要有先后顺序,就是小的先道歉,再让大的道歉,同时也要问问大的,如果说弟弟妹妹弄坏了你的成果,你有没有比也弄坏弟弟妹妹的成果更好的方法,你会发现孩子会心生智慧,面对问题的时候,用什么心态去面对,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方式方法,就看我们的引导在何方了。
而当我们并无偏颇的处理事件时,大的孩子心里才会感受到家长真正的关爱,对事不对人的处理方式,会让两个孩子都学会遵守规则,内在的秩序才会慢慢的积累完善,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多数的家庭,都认为大的应该让着小的,而小的有一件百试百灵的法宝,那就是“哭”!而大孩子会因为父母让自己让小的,觉得父母不公平,偏心,而心生怨恨,当自己和父母的力量太过悬殊的时候,有些心气高的大孩子便会把恨发泄在小的身上,有时候还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这定不是我们喜欢看到的,对吗?
对于小的孩子来说,哭是觉得家里都宠着自己,因为自己小,所以有时候会出现“欺负”大孩子的情况,而又会在父母干涉的第一时间,“恶人”先告状,导致大孩子被父母批评,受到了委屈,日积月累,要么终有一天脾气大爆发,要么严重逆反,或者急于逃离家,因为他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我们当父母的,尤其是家有二胎或三胎,四胎的,现如今养儿育女不比当年爷奶辈的,在温饱都还是问题的时候,养大就很好了。而现在,优生优育,在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之前,就已经是做足功课,各种准备,更何况是是养育成人,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就被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当然,我还是觉得什么样的孩子都很好,就像有一个孩子说:“他不想当英雄,他想当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你能说这个孩子就没出息吗?不,这样的孩子更懂得认清现实,更知道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而我们难道不该为这个孩子竖一竖大拇指吗?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天然的各有特色,有的孩子天性纯良,有的孩子开朗乐观,有的孩子聪慧大方……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孩子1到3岁的时候,我们做好守护者,在孩子4到6岁的时候,我们做好玩伴,再大些,记得做好孩子人生的教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孩子之间的争吵,千万记得,以事论事,莫要搭上孩子本身来说话,什么大的应该让小的,什么小的要先给大的,都会让孩子心生一念:“凭什么?”当然,孩子自己主动自愿另当别论,因为他自愿“让”的时候,是修养,是喜悦的,而非来自外界要求的不得已。
孩子之间的交往,甚至是争吵都是孩子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就看我们要如何去引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