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是我2022年4月在看的第8本书,2022年读得第31本书。

在书的前言中,作者彭小六讲述了他在提升阅读能力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快速阅读学习期。
在这个阶段进行了大量的快速阅读,训练阅读速度的同时积累阅读数量。
第二个阶段:体系化。
阅读量的增加打开了视野,但同时发现读了那么多数能记住的却很少,让印象深刻并参与实践的很少。当我们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之后,我们要做系统的阅读。
第三个阶段:融合。
阅读会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想到通过阅读来解决。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知识量储备累积,可以把自己读书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从而可以塑造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就是你影响了更多人、帮助了更多人。
当读者选择这本书、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想向作者借鉴好的方式方法,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作者开门见山地讲述了提升阅读能力的三个阶段,让我有了更好的代入感,发现原来作者的阅读经历和自己有相似的地方,激发了我更大的兴趣继续阅读下去。
正好回忆了近两年自己的阅读经历:
一、鸡血期。最近两年,每年新年伊始,就会雄心壮志地立下自己年度规划,把计划细分到每周和每日,并立志一年要读100本书。
二、迷茫期。在年度规划的加持下,我提高了自己的阅读量,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但是真正地能跟人说道说道地其实不多。甚至向别人推荐好书,更是所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再加上有其他突发事情,阅读计划就被打断了。这一打断也许就是计划的终结者。所以,这两年都是每年读书都只能在年初坚持个三个月,每年看个30本书左右。
三、进展期。今年2月开始,受疫情影响,我断断续续开始居家办公。目前到现在阅读了31本书。
对于阅读这件事本身,这是我很享受地一个过程。我能体会到心流状态,那种阅读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人非常成瘾。
阅读有什么用?
阅读,能增强我们的阅历和见识。
阅读,能增加我们的谈吐和涵养。
阅读,能提升我们的心智模式。
阅读,能给予我们平和的心态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
在此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阅读的方法,我认为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阅读一本书之后,常常记住得不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得就更少之又少。
1.每日输出。为了有效阅读,我开始坚持每日输出。经过思考之后,留下文字。
2.放慢速度。为了有效阅读,我开始放慢阅读速度。不再一味追求阅读的速度,而去思考如何把这本书化为己用。
3.读书笔记。为了有效阅读,我开始坚持阅读完一定章节后,选择触动自己的观点,写读书笔记。一本书有时候能写三、四个读书笔记。我之前还疑惑是不是一本书适合写多篇读书笔记,作者提到,他一本书甚至能拆十篇文章。
4.书评。为了有效阅读,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开始尝试写书评。写书评可以将阅读过程中一些零散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整合,对整本书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框架进行梳理。
5.阅读三遍。阅读好的书,我们可以来阅读三遍。
就像《洋葱阅读法》这本书,我计划阅读三遍。
第一遍,通读了全书;
第二遍,是为了写读书笔记和书评;
第三遍,对整本书的摘抄进行再阅读。目的是为了整理金句和积累素材。
《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作者主要从阅读的大脑、碎片阅读、快速阅读、阅读卡片和笔记、主题阅读、深度阅读,还有阅读和变现,来教大家提升阅读能力。我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