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写了一点育儿感想,结合这一周所见所闻,我对“看见”有了更深的领悟。周一升旗仪式是第14届心理宣传周开幕式,我带领班上的4名女生表演了舞动,舞动不是跳舞,而是随着音乐用身体动作自由展现自己。我们5人轮流舞动,其他人跟随。没有固定的动作,无需参考他人,每个孩子自由随心而动,排练了很短时间,就呈现出了精彩的节目效果,表演完,我在后台拥抱了每一个孩子,告诉她们太棒啦,因为你们是真实走心的,我们这个舞动的过程就是看见与被看见的过程,你们每个人都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而且被我们看到了。
前段时间孩子的沙盘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从未看见过自己。周老师带领我看到了那个受过伤、需要被呵护的内在小孩,我泪流满面。是啊,我忽略她太久了,现在由我来呵护她爱她。我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是圆融具足的,我的存在本身是有价值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内心趋于平静,我看到了老公的不容易,为整个家付出。也看到了他的需求-他的个人空间需要被尊重不被打扰;我也看到了孩子,感受当下他的情绪和需求,和他同频共振,让他做自己: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努力以及面对各种事情时的情绪,现在更多孩子主动找我谈心,述说自己的困惑。走进他们的心,才能更好的做“师者”的引领;还有不太熟悉的以及陌生人,主动和他们打招呼,表达感谢。人与人的距离,就这样在看到与被看到中更近了,。少了份陌生,多了份温暖。昨天去花海动物岛,我观察了金刚鹦鹉好久,模仿它的动作,顿觉它特别可爱,自己也多了份欢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