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陈海波,是通过我们的群翻看她的朋友圈,仅仅可以看十条,从一点到十,等待再等待,由于网络不给力,终是一条都没打开,只看到标题而已。
未见其人,早已闻声。
第一天去办公室,一位第一感觉就给人舒服的漂亮的女老师平易近人的问我是不是朱老师,然后递给我一叠备课,我顷刻知道,她是陈海波,可是,陈海波怎么不是男老师呢?
之后的每一堂课我都坐在她的课堂里,我这样给同事说陈海波的课,她一直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以大语文的格局,用诗意的语言来点燃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未来的希望。
我喜欢坐在她的课堂,看着她亲切的笑,听着她莞尔的声音,能听到内心的安静,似乎终于脱去俗世干扰,卸下一身疲惫,完全享受润物无声的熏陶。
慢慢的,坐在她的课堂就成为一种习惯,即使什么都不听,就这样静静的欣赏着,就是一种享受。
我和四班的孩子们一同享受,他们由原来的叽叽喳喳,转到目不转睛的聆听,他们对陈老师充满崇拜和喜爱,他们由原来的听客已经完全转变为参与者,哪怕仅仅是听,也带着心,带着爱,带着理想。
仍记得她的第一节课,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的容颜,你我茫茫人海相遇,本身就是缘。仍记得她给学生讲张爱玲,托尔斯泰。仍记得她优美的感情朗读让《春》在这个初秋绽放。仍记得她微微一笑也很倾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52848/bce7a3726e3f369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52848/3f47dca0ef958b7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