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认真学习了几篇关于学习方法的综论,做了充分记录,并对目前的状态作了全面的审视。
首先,在学习误区中多次提到——记忆≠学习。很多人只是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背诵,但并没有学会应用,这样只是提高了背书能力,而未提升学习能力。我也一定程度上有这个问题——对于新知识,总是一味整理笔记,而缺乏知识点间内在逻辑的思考、变化习题的训练,在假期高等数学的预习中,需要改正这些问题。因此,我补买了高等数学的习题及解析。
其次,我们需要对运动型学习和思考型学习作出划分,进行针对性训练。有一位作者的思想引起我的重视——英语属于运动型学习,我们应直接将输入的英文与我们即将输出的英文直接对应联系,而非用中文作为中转站。于是,我重新修订了英语的学习规划:背单词的同时,进行无字幕听力、对话训练,以提高英文信息转换的流畅性。
在学习技巧中,我尤其赞同思维导图与费曼学习法。
我高中也应用思维导图,但我发现我那时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一个关键词高度凝炼的过程,而过去的我常常把大段概念堆砌上去,造成导图缺少概括性,画面杂乱、制作效率低下,充其量是冠以“思维导图”名号的笔记。假期,我将进一步研究更清晰简洁的思维导图制法,并对高数笔记、读书笔记进行整理,以找到知识间的内部联系,拥有独立的知识体系。
费曼学习法则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核心在于解释。把别人的想法转换为自己的想法,需要自己揣摩、提炼并加以描述。我认为我这篇文章实现的便是这个效果,将早上量大且杂的阅读内容转换成一篇文章,增加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在实际作用上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今后还需加强时间规划与效率提高。今天学习了五个小时,希望下周每天学习时间可以稳定在九小时。
明天去隔壁市进行两天的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我会有书本外的别致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