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简书写作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惑?
写作创作需要天赋和才能么?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么?如果想学习写作,如何无师自通?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我有过这样的困惑。
直到看到了《成为作家》这本书,在其中找到了答案。
多萝西娅1934年出版的这本书,至今已经风行文学界80余年,经典之作。
第1个问题,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么?
答案是肯定的,作者驳斥了作家天才论的误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
写作确实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但是这种魔力是可以传授的。
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他们常常感觉,成功的作家已经克服了对于他们来说无法逾越的困难,掌握了成功的秘诀,希望在老师教授的写作课上,获得其中只言片语的天机,并认真的聆听课程,学习故事类型、小说结构、情节安排的写作技巧……
然而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初学写作者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创作技巧类问题,而是能不能写作的自信心问题!
一些常见的论调,比如你又不是天才、你并非科班出身、你写的内容没有逻辑……,都会严重的打击这种自信。于是,很多有写作梦想的人退缩到了现实生活中,自我怀疑,找不到创作的出路。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作者认为,它的优先级要先于任何写作技巧类的问题,除非能够克服这个困难,否则也根本没必要接受写作技巧上的指导。
第2个问题,作家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写作和如何成为作家,是不一样的。
成为作家主要是培养作家气质。
提到作家、艺术家这样的字眼,我们很容易想到情绪化、偏执、特立独行、自命不凡等词语,作者指出,这涉及到一个真假艺术家的评判,真正的艺术家的气质是正面的、健康的。
真正的作家的气质是这样的:
1、 成熟、没有偏见、温和而公正;
2、 敏感、像孩子一样天真。
在这先举例说明一些写作者的困境:想要下笔时发现流畅的文字飞到了九霄云外,害怕把每个故事写得千篇一律,一旦这个故事写完就不知道写什么了,会数月陷入停滞的境地,学习的写作技巧后困难仍然存在……
其实,根源在于,作家是具有双重人格的,可以想象成两个人的合体。正如上面的两点气质,其中一个人是毫无灵感的、普通的,另一个人是敏感的、热情的,它们分别代表意识和无意识。
而故事呢,通常产生于无意识,这种敏感的气质往往可以通过冥想和独处获得,它可以帮助我们发挥出想象力,完成写作作品;而当作品临近完成的时候,成熟的自我需要出现,对内容进行评判,比如是否啰嗦、重复等,这个就是意识在发挥作用。
最令人羡慕的作家往往能认识到性格中的这些双重属性,让其和谐共处。
今天总结完这两点,我对于写作的自信又增强了,如果你也是写作者,请对自己充满信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