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跑步,从小到大我们都有接触,那么你知道短跑和长跑的区别吗?短跑讲究的是爆发和冲刺,重点是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而长跑则正好相反,讲究耐力,跑得更长,耐力要更强,完全和短跑不一样的。
一直以来我给自己定义为“短跑型”选手,爆发力强,非常善于在短时间内,攻克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任务。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效率很高,可以以一敌十,一人承接各种业务。
今年,参加了弘丹老师的《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紧跟着输入输出,忙得不亦乐乎。看了老师的第三周复盘文章后,犹如一个响锣惊醒梦中人,原来我一直自欺欺人。
2016年末,因同事离职,原本两个人的岗位工作内容,全交付我一人,各种繁杂琐碎的事情迎面涌来。于是我充分发挥任务清单的作用,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妥妥贴贴。大到企业文化理念纲要的设立、各项主题活动的安排、全年宣传计划的落地,小到会议材料、各项总结报告、日常邮件转接、文书收发等等,一切都妥当处理。
可是,忙碌过后,回头一看,原来我只是用过去的经验应付了三年的工作,说白了,我在原地踏步!原以为自己很能干,实际上我在啃老本。我想要改变,但如何才能从一名“短跑者”转型为“长跑者”?
01没有思考,所有努力都是扯淡
美团网CEO王兴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归根结底,我在工作上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大量琐碎的事情,这个及时反馈对我有激励作用。因为事情简单并立马得到反馈,我内心就会觉得很满足。关键并不需要我费心费神费时去思考。
很不幸,我一直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幸运的是,我终于认清了事情的本质。
弘丹老师说:“如果我希望自己未来的成长曲线是复利式的,那我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花在思考上。”
而“思考”,是我选择加入写作训练营的初衷之一。我想,“思考力”就是让我这个爆发力惊人的“短跑者”,一步步转型成为“长跑者”的关键因素。
从现在开始,让思考成为写作生命的一部分。
02缺乏锻炼,自我提升从何谈起
一个人心肺功能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耐力有氧锻炼,是增强心肺功能最好的方法,它可以长时间的,稳定的给心脏一个压力。短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虽然比普通人要好很多,但是和长跑运动员比起来还是不够的。我们在跑步的时候,心率往往都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最大心率,这个范围对心脏耐力是很大的挑战,然而挑战也意味着增强。
我以小白身份加入写作“长跑者”队伍以来,明显感觉“鸭梨山大”,写作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太累了!
《21天零基础系统学习写作课程》,主要是通过书写四篇文章,拆解两篇爆款文,以及复盘,让我们初步掌握文章书写结构,包括主题、标题、结构、素材,从初稿到定稿,都有指导老师详细点评。
21天的持续练习任务,于我而言,犹如稳定的心脏压力,造成身体产生反应的,还有连续多日的梦魇。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上班工作、下班带娃的职场妈妈来说,分配给写作的时间十分有限,其次输入匮乏以致于输出乏力,还有就是看到同学们的进步,为自己感到焦虑。
作家山口拓朗曾说:“请为遇到难关而欣喜”。这说明我看到了当下困难,接下来只要考虑如何跨过去的问题而已。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坚定我对写作的热情、勇气和信念,才是支撑我笔耕不辍的动力源泉。每一个不曾书写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如今,我要做的就是输入和输出,提起笔来,我手写我心,不断练习,不断进步。
03成长,永远都是一场耐力赛
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长期进行的运动方式不同,导致肌肉类型不同。一种以爆发力为主,而另一种以耐力为主。
短跑时,身体会受到力量负重方面的刺激,迫使肌肉变得更加粗壮有力,因而腿部围度往往比常人大得多,这就是力量的体现。长跑时,身体必须承受耐力压力的刺激,而人体中关于耐力的肌肉,都是体积比较小,且血管丰富,力量不是很大的肌肉,所以马拉松运动员的体型都比较瘦小。
弘丹老师写作训练营的口号是:“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终身写作,终身成长。”作为2020年度会员,我要成为一名写作型“长跑者”,思考力将会是我的“耐力肌肉”,坚持不断输出的文字,将会是丰富的血管。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成长,向来都是一场耐力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