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两头忙,又到了期末,这两天忙着汇总老师一学期的工作。我们学校教师工作汇总是量化积分制的,就是每项工作都要进行评比分出等级,进行量化积分。
以前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都是期末考试后老师评完试卷在家休息,只有领奖金的时候匆匆看上一眼,有些不理解的会在群里问一问,也有性子比较直的,看完之后就直接在群里面发牢骚,也不问个清楚。这学期期末考试提前了,现在我们是正常上课。量化积分算好之后,和往常一样我们进行了公示。
今天上午,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来到办公室。他们对制度中的积分有质疑,说他们五个班平均分不差0·5分,结果按制度第一名的积分是15分,最后一名的积分却只有8分,平均分相差这么少,结果积分却相差这么大,大家心里不太平衡,尤其是最低分的老师。学校的考绩制度是每个年级有几个班,依据分数的高低划分几个等次。最高分是15分,最低的却只有8分,虽然他们班级的平均分很接近,但是依据制度就应该这样。下午六年级的语数老师又有质疑,说大家辛辛苦苦批改作业,光学生作业一学期就做了几本,还不加上练习册,语文还有读书笔记,为什么不少主课老师的作业积分还没有副科老师的高?副科老师,特别是美术,一学期也就几次作业。我们的作业积分是同头课的依据每次作业检查的分数进行等级划分,不管主课还是副课,只和同头课的比,只要比就有一二三,主课和副课的一二三等积分都是一样的,所以主课老师心里不平衡了。还有四五年级的业务组长……
既然有制度,那我们在算积分的时候,就应该依照制度去进行。每位老师站到自己的角度去想,都会觉得有不公平的地方。虽然有的老师不够冷静,满腹牢骚,但是可以看出大家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我们的奖金是依据积分来计算的,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提钱,有的甚至还说不是钱的事,讲的就是积分的差距,大家注重的是自己的劳动是否被体现,是否被认可?如果大家一潭死水,积分多少无所谓,干好干坏无所谓,那么这个学校的前途?另外,制度是否合理,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发现。老师的反应如果合理,可以修改制度,让制度越来越合理。
人与人的交往中,互相理解很重要,学校工作的开展中也是一样。制度不是一个人订的,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结晶,制度一旦制定,不能朝令夕改,老师们要理解,管理一个学校不容易,制度不是说修改就修改的,也不是一个人说行就不行的。作为领导,要理解老师的辛苦付出,理解老师们的积极向上,理解老师们希望自己的劳动被体现,被认可。主课老师也好,副科也老师也好,工作各不同,都有自己的难处,也希望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学会换位思考,站到别人的角度去考虑,也许很多问题会释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