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340天 23.2.5运动打卡第372天 2772h 约练723
一因为是因为家长的着急,孩子在学校突然卡住自己的喉咙,幸好被老师及时发现并制止,二来也因为自己,下午的咨询,结束后刚好有时间,所以在家长中午相约时,就给了下午四点后的时间。
到点家长准时进入工作室,只是孩子任凭父母怎么劝说,都不愿下车,所以就先和家长聊了聊,发现可能的问题所在,父母情绪皆容易激动,母亲脾气比较暴躁,对孩子管束很严,现在正直孩子青春期,压抑许久的自我,得不到释放,就采取了极端方式,可惜的是家长并未能及时关注孩子的异常,所幸的是,经过这次事件,家长开始重视,希望通过医院治疗,加上心理咨询,能够对孩子有所帮助。
在孩子不愿走进咨询室的情况下,给了家长两个建议,一是回去继续和孩子商量,希望能劝动孩子进行咨询,但这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配合;二是家长咨询,以家长的成长改变,带动和影响孩子。
和家长基本聊完,母亲又去劝说孩子,孩子终于下车进入咨询室,但一进来就把脸趴在桌上,家长询问孩子后退出。
跟孩子的交流并不容易,十之八九的回答都是“不知道”,能看到平常在家里,孩子应该比较少有发言的机会,同时也感受到他的“不安全感”,似乎说“不知道”才是比较安全的。
用了很多方法,终于从孩子那得到很多关键的信息,孩子也从开始的低头不说或者“不知道”,慢慢被引导着开始有些表达,但他的“防御”依然很强,非常警觉,最后让孩子觉得是否“咨询”,明显感到他的犹豫,他估计在考量,咨询是否能对自己有帮助,可能也是没有决策的“能力”,更有可能是心中的害怕、担心。
不管原因是什么,最后的决定是不想做。可当我提出,如果让妈妈来做咨询,通过咨询让妈妈有所改变,孩子立马就表示同意。可以肯定孩子跟妈妈在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他的内心极希望妈妈能够改变。当时和孩子约定,如果妈妈能来做咨询的话,他需要配合的是,每天安排散步、外出以及在情况还尚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学习,手机使用时间严格控制。
接着就孩子离开,跟家长沟通,提出咨询建议,从妈妈开始,慢慢让孩子介入,达到使孩子心理健康的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66840/b897cfe2788dc43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