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汕专水泥厂曾为梅州本地的水泥厂输送了不少技术骨干啊!梅县东风水泥厂、蕉岭文福水泥厂建厂初期的技术骨干都是从汕专水泥厂调派去的,可见当时是何等的荣耀和辉煌。
再往前走,可见几栋空空如也的宿舍,宿舍门前均建
有花圃,一条桂花树倒地横生着,开满了花,目睹了一个厂的繁华与落幕的它,靠什么如此顽强地生长呢?旁边的一个树桩显示着曾经有一棵大树高高地屹立在这里,如今已不见踪影。
还有个蓝球场,比分牌仍然立在那里,几个老人在那里劳作着,宿舍后面也成了养鸡场。操场过去有个小公园,“临江园”,靠近梅江河,墙上有个“驼鸟牌”水泥的广告,里面的佛竹肚长得很茂盛。公园里有个小长廊,老人告诉我,藤上的炮竹花开的时候很多人都来拍抖音,他问我们是不是也是来拍抖音的?
我摇了摇头,转头望向江边,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远山、村庄、河流.......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想当年,多少少男少女们在这里谈情说爱,多少儿童在这里流连忘返。而今,却留不下我们的脚步了,杂乱的垃圾、破败的景象让我们不胜唏嘘。
幼儿园、雪枝房、饭堂、小卖部、化验室、卫生室、高高的烟窗无不诉说在当年的热闹,多少人的青春奉献给这里了呢?又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呢?
无法想像当这个厂解散时,曾经那么荣光的人们啊,你们是如何度过那样的时光呢?听说当时是因为设备陈旧,立窑水泥全部被强制淘汰,而让工厂宣告停产下马,工人也全部解散。
今天同事开玩笑说:“二三十年后,移动公司应该还在吧!”,我立刻就想到了汕专水泥厂,打败我们的不一定是对手,跨界竞争,想不到的对手更可怕。语音通信被数据流量所取代、相机被手机所取代、公共汽车被高铁、地铁所取代…….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铁饭碗越来越少,作为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唯有不停下脚步,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甘露亭就在水泥厂的旁边,灰瓦红墙,在蓝天白云下一派祥宁。
当地流传“没有松口,先有甘露亭”。甘露亭为梅州境内的千年古亭,亭侧的古庙“顺贤庵”与其相互依存,人们习惯称之为“甘露亭庵”。甘露亭离松口镇不到一公里路,与梅江岸边的古榕树、顺贤庵连为一体。甘露亭面临江水,后枕长岗岌,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在过去未开通汕头河运前,甘露亭是当地官商士民外出的必经之地。
古榕旁边的码头是古代山歌手刘三妹与秀才对歌的地方,拍电视剧《刘三妹》取景点,就是甘露亭下的古码头。
“甘露纳凉,长冈岌上甘露亭,纳凉品茶最舒心。松口美景收眼底,亭下松水象弹琴……”松口人用美妙的《松口八景山歌》唱出了“甘露享茶”之美。甘露亭与顺贤庵相依、古树相衬,为松口著名八大景之一。
“甘饴天下,露润万方”,我们走进庵里,庵里二位妇女正在忙碌着,旁边放着五大盆切好的“南瓜、冬瓜…….”等素食,“中午有这么多人来吃素食?”,“不是的,下午有人来做法事,这个是为做法事准备的。”,想到打扰了她们的劳作,我们随意扫码一些香火钱。
旁边桌子上摆有饼干、茶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去奶奶那里,她总是会给我几个敬过神的饼干给我吃,我的口水流出来了,“饼干给我吃几个哈。”,“随便吃,我来泡茶!”,其中一个妇女过来了,我看她年方三十左右,梳着简单的马尾辫,秀气得很,不由得问她:“你出家了?”,“我们是带发出家的。家就在附近。”。她还热情地把刚买的“清明粄”拿给我们吃,淡淡的艾草香味伴着甜甜的芝麻馅,好吃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