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生长 | 何为有价值的输出

作者: 北小野 | 来源:发表于2015-01-08 11:47 被阅读581次

写在前面的话:

“有价值的输出 有温度的社群”,这是我们约读社的初心所在,关注每个人都成为有价值的输出者,也期待共建一个有温度的社群。

1. 有价值的输出

包含两个层面,其一:对于每个约读社社友来说,是指每个书友都是有价值的输出者。其二对于约读社整个社群来说,我们也需要向外界向大家热爱读书思考的书友呈现一些有价值的输出。

2.有温度的社群

这是一个彼此热爱阅读,热衷思考,并且能够有所输出的一群人组成的这个有共同价值观的部落。每个书友在这里被认可,被联结,才使得这里有了温度。

这篇文章来探讨一下什么才是“有价值的输出”。

@有价值的输出

1 什么是输出?大家如何发声?

输出具备三个特点。可理解,可回看,可传播。

可理解:关注输出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声音、或者行动;需要对于表达和呈现进行优化,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输出者,让其他人完成输入。

可回看:关注输出的存在形式。围餐讨论是一种声音的表达,但如果这样的讨论内容未能记录下来,那么这样的表达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输出。谈话所呈现的观点很即兴,非缜密逻辑的思考所得。

可传播:关注输出的价值所在。写给自己一个人的文字对于自身是有价值的。但仅仅给自己看的输出,却无法在社群里实现价值,因此社群中因为联结可以实现输出的传播。如何让输出更好的呈现与传播则是一个很重的问题。

回到”阅读、思考、输出“这三个关键词,对比上述的讨论,我自己想破而后立。觉得”阅读、思考行动“这三个行为约读社需要倡导的,更需要对这三个行为进行呈现和记录。也就是说上述三个行为最后落脚点是输出,将他们在行为中的经历、思考等进行沉淀,最后呈现为输出。


2 谁在进行输出?约读社的伙伴指那些人?

那些人才是约读社真正的伙伴?我觉得他们应该符合下面的四个条件热爱阅读。喜欢思考。热衷行动。愿意输出。

如何让阅读书籍过少的伙伴能够坚持每天阅读?又如何让没有输出习惯的伙伴能够做到持续输出?还有如何让尽信书籍观点的伙伴能够学会独立思考?最后让让热爱思辨交流的伙伴能够实现棋逢对手?这些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能够将上述四个目的串联起来的主线是什么?  只用一个词汇来描述约读社,会用那个词汇?

约读社与其他读书会、其他组织或者其他社群的区别在哪里?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

是”输出“二字。

关注输出行为,也关注输出内容,更关注输出结果。让伙伴学会更好的输出与表达,让伙伴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进行输出,让伙伴实现最终的成长目标。

让不爱读书的人热爱读书。让很少读书的人坚持读书。这里的读书二字,可以换为思考、行动还有输出。


3 那些是输出?输出的起点在哪里?

起点所在:阅读者-Reader、思考者-Thinker、 行动者-Doer

拿起书本是阅读,阅读过程中会有所看所得,会有所思所忆,会有所写所说,这些都是输出。或是用文字呈现读书感想,或是用声音讲述看书收获,或是用话剧呈现读书所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reader”的输出。

放下书本是思考,或是就书中观点进行思索,或是联想其他以对比,或是与别人在争论中深化思考。这些都是作为一名”thinker“的输出。

走出书房是行动,知行合一的重心在与行动,行动中的体验与反思,过程中的感受与抉择,到达终点的感悟与思索,等等则是整个行动过程中的输出呈现。

以上这些都是输出。在我看来,输出就是”把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别人看,或是感动对方,或是激发对方思考,或是给对方行动的鼓励“。


4 输出的呈现?输出的终点在哪里?

终点所在:写作者-(文字容器)-Writer、演讲者-(声音容器)Speaker、践行者-(行动容器)Practitioner、(painter-画家、sketchnoter-涂鸦者等等各种)

1 写作者

在朋友圈撰写300字左右活动感受

每次活动完成1000字左右活动输出

在简书,基于同一主题完成文章书写

在活动现场能够进行现场文字记录并整理成文

拥有个人微信公众号或者按时在简书书写文字

------------------

2 演讲者

在活动上用3min介绍看过的一本书

在活动上用8-10min讲述自己看完一本书后的心得与见解

在活动上用18min完成一次有主题的演讲

在活动上作为引导和支持人,带领大家共读一本书或讨论一个话题。

------------------

3 践行者

坚持养成阅读习惯

坚持完成固定写作输出

在约读社活动上完成一次演讲

成功策展一期约读社活动

成为约读社运营团队的一员

------------------

以上便是一些可量化的具体行为,还有很多可能。


5 输出在哪里产生?输出的场景在哪里?

线下:

活动-每期策展

项目-参与项目(很少人读书会、咖啡相对论等等)

聚会-咖啡馆围餐讨论(聚餐或者围餐,北野厨房等等)

------------------

线上:

微信大群(约读社)

习惯养成群(21天习惯养成,包括晨起读书、睡前阅读等等)

行动改变群(早起鸟,减肥瘦身,跑步等等)

------------------

平台:

印象笔记公共平台

微信公众号文章展示

豆瓣小站活动展示

简书系列文章展示

------------------

书友自由进入各个场景,在各个场景中自由表达与行动,并且这些场景需要有沉淀和输出,记录场景中每个书友的输出呈现,并将这些内容最终呈现到微信平台和豆瓣主页上。

每一个约读社伙伴因为”发声“而制造内容。这些内容在约读社一个又一个容器中产生。

项目是一个容器,策展是一个容器,微信群依旧是容器,不管大群或者小群。产生的内容最终呈现一个展示的容器上(微信公众平台或者主页)

基于约读社社群内部成员的自由发声,来实现每个书友在其中不仅能听到声音,也能发出声音。

而这个约读社社群集体的发声,能够去影响周边的人群,带动更多人进入这些场景来,使他们学会更好的阅读、思考与行动,并完成输出。

--------------------------------

以上便是关于“有价值的输出”的一些思考,你的看法呢?或者你愿意呈现哪方面的输出呢。

相关文章

  • 在野生长 | 何为有价值的输出

    写在前面的话: “有价值的输出 有温度的社群”,这是我们约读社的初心所在,关注每个人都成为有价值的输出者,也期待共...

  • 在野生长 | 约读社的输入输出

    先讲一个故事,关于过滤漏斗的故事。 过滤漏斗的上方是敞开的口子,可流入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液体。过滤漏斗的下方是固定的...

  • 如何为他人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用一年的时间重生》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输出不仅需要有价值,更重要的是需要对他人有价值。写日记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输出,...

  • 野蛮生长

    何为“野蛮生长”

  • 有价值的输出

    今天设计师终于把前期沟通的平面功能区域分布图交付了,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个别地方设计师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平面图上...

  • 有价值输出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同样带一条生产线,为什么我的工资比别人少两千多块钱,能力差距又在哪儿。 前几个月找老板提工资...

  • 在野生长 | 回不去的乡土

    2002年,那年我14岁,在市里面读高一,一个月回家一次。 2005年,那年我17岁,在离家五百里的苏州读大学,一...

  • 输入与产出(二)

    输入——大脑——输出 跨过中央处理器大脑,谈谈什么样输出是有价值的?再看看自己的输出是否达标了。 一、什么是有价值...

  • 有价值的内容输出

    1.今早我五点半就醒了。 最近这段时间弟弟没在家,我再也不用半夜被吵醒,可以睡整觉了。我想这是回归正轨了吧,虽然会...

  • 请有价值的输出

    从小到大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都会布置作业,但是在布置作业之前一定会把今天所有的课程都进行系统的回顾,那十几分钟非常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野生长 | 何为有价值的输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vx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