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给初中生的演讲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首先感谢陈校长给我一次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也感谢母校老师的辛勤培育。我初中毕业于钟吾中学,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读研究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动力伴着我成长。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
1.为什么要考个好的分数—目前来说,高考还是最公平的选拔方式。考好高考的话,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选择的自由
我上初中的时候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考个好大学。大人们都说这样可以找个好工作,可是什么是好工作?那时候的我并没有什么概念。现在的我工作过一年,有了很多很多的体会,可是我想再怎么说你们也没办法想象这些经历吧。 但是我想对你们说的是,经历的越多我越庆幸当初很拼命的学习。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妈也在钟吾中学当老师,我的情况她总是能第一时间知道。记得有一次,我妈告诉我“你地理老师找我谈话了,说你虽然是教地理的,也不能让你女儿地理考这么差吧”。我当时就觉得,不行啊,不能让我妈丢脸啊。所以就很认真的读书。我那时候也没什么爱好,电脑手机都没现在这么普遍,所以很容易就能专心不被影响。
后来我高中的时候去了徐州一中。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学习好的人特别多,我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考试只考了全校110。但是我本身个性比较好强,反而很喜欢这种从默默无名开始的向上拼搏的过程。当时学校每次月考完都会开大会,三个年级一起,有时候念年级的前十名,有时候前二十。第一次大会的时候我就想,以后一定要三个年级都记住我的名字。后来我也确实实现了这个目标,一个是我考的还不错,另一个还要感谢我爸妈给我起了一个这么响亮的名字。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
总而言之,就是这个有点虚荣的目标支持着我几乎所有周末都待在学校上自习,几乎都没休息过。现在的我真的超级感谢以前这么努力的日子。就是当时有些盲目的努力学习,让我后来在选大学的时候不用纠结来纠结去,让我找工作和申请研究生的时候不用担心公司和学校看不中我的学历,并且让我能接触到好多只能在书里才能见到的优秀人物。 高中的时候每次月考为了多扣了几分而难过的我一定想不到,现在的我能有这样的眼界。但也正是那个对每一分都斤斤计较的我,才成就了现在的我,让我可以站在一个自己从不曾想象过的广阔平台上。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所以,对于现在的你们,如果我能有什么可以建议的话,就是请一定好好珍惜现在。因为现在正是你可以改变未来的最佳时刻。就是现在决定了你以后是和一群斤斤计较目光短浅的人一起虚度光阴还是和一群有趣且才华横溢的人一起去改变世界。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说,“我是为了你们好。要不然我何必要管那么多,反正无论你们考的怎样我都照拿工资。“ 那时候的我其实对这样的话是拒绝的,我总觉得,老师您怎么知道我想干什么呢,为我好就一定得成绩好么,好多厉害的人还没上过大学呢。(当然我没有这样跟老师说过,他们可都认识我妈呢)然而越长大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认同这句话,甚至也开始跟学弟学妹们这样说教了。因为我真的感觉成绩太重要了,无论你对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好成绩都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只有有了好成绩,你才有资格去选择你未来的方向。对于那些没上过大学就已经厉害的人,你不知道如果他们上了大学会厉害到何种程度。
可能有人会说,听了你的话我也很想努力啊,可是总是三分热度,很难坚持下去。接下来我想谈谈如何坚持努力下去。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2.如何努力— 内心的动力才是最持久的
就像我之前讲的,我初中努力读书是为了不让妈妈丢脸,高中时是因为好胜心比较强。然而这些上了大学都不成立了。甚至于,这些对于你们现在可能都不成立了。那么我们努力的动力到底应该来源于何方?
我觉得,内心的动力才是最持久的。不是为了谁,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是内心那经久不息的求知欲,这才是努力的最终极动力和意义。经常看到一些人,写自己潦倒困苦,必须努力学习背水一战才能挽救自己的人生。在我看来,这样的努力太艰苦太残忍,是对人的一种折磨而非历练。我始终坚信,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给自己的奋斗找到乐趣,要去发掘自己的兴趣。既然都是学习,为何不把他变成一种享受呢? 上高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古文叫送东阳马生序,其中有一句话,叫做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所以不觉得外界的环境有多严苛。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理想的境界。
我以前英语学得特别好,就是因为我喜欢看一些国外的小说。之前看飘的时候觉得中文翻译不是很契合,就去找原版,边翻字典边看,看着看着英文也就变好了。后来就养成了习惯,暮光之城之类的刚出来的时候还没有中文翻译,只能去追英文,三部曲看下来感觉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完形填空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妨经常去发掘自己对各个学科的兴趣,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
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经济学。有时候去知乎回答问题底下有好多人会嘲笑“经济学都是骗人的根本不是严谨的科学”“说了这么多然并卵”“经济不是模型能分析的”。 有一次面试的时候,公司的合伙人问我分析用的数据是从哪来的,我说是在统计局上找的,他问我“你能保证数据的严谨性吗?”这个问题真的给了我会心一击。那段时间我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从事一项怎样的研究。后来我和教授谈了,她跟我说了这样一些话,“某些领域的研究课题确实比较难以下手而且没有合理的模型可以借鉴,不过这不正是研究未知领域的美妙之处么,我知道你们开始研究的时候终究会碰到难以接触有效数据的问题,可是你越早开始,你碰的壁垒越多,你就越有可能打开学术界封闭的外壳”
这就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不为别人,没有压力,只是对未知的探索之心支持着我去打开学术界那封闭的外壳,去探索那些问题背后的答案。即使我离真相有十米或者一百米远,以中有足乐者,就不觉得枯燥。我希望大家也都能这样的动力,支撑你们持久的努力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