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于我,有点像初恋,那种无数次想起,无数次放弃,无数次喷涌的冲动,却无数次在即将开始时按捺住冲动。
但写作的梦想一直在星空中闪耀。仰望,头颅都会废掉,还不如起身行动,让自己长高,去探一探那璀璨的星空,去触摸那颗最亮的梦想。
小说一般都有一些固定的架构,现在我刚起步,很难去掌控。 “李银河”、“蓝袜子”,她们的文章短小精悍,充满疗愈,笔触自然流淌,很容易上手。
有时会想,“李银河”的伴侣是王小波、“蓝袜子”的伴侣是周国平,文豪级人物,每天耳闻目染,多少会有一些熏陶和影响。“李银河”和“蓝袜子”之所以跟伴侣如此想像,我想更多的应该是相互影响。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那本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不光一生只爱她一人,并爱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浪漫,爱得发了疯似得热烈,他用那孩童般的诚挚与天真,还原了纯粹爱情的本来面目。李银河用她的余生守护着王小波和他的书迷,无论王小波是否在世,她一如既往地爱着他,并让他的作品跟更多的人分享。又比如杨降先生和钱钟书,杨降先生用她一生处世和生命成长来影响着世人,90多岁的她还在坚持学习一门外语,只为了知识不断地更新,保持大脑的迭代和年轻态。
她们那个年代没有现在信息那么发达,身边人对自己的影响肯定是比较大,但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我们可以借助书籍、借助网络跟更多的文豪们进行思想交流。
所有思想的吸收和转化,需要多次反刍,写作就是一种将思想内化的一个过程。在心理学,写作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通过潜意识的外显,让文字来疗愈自己,表达自己。
人在来此一生,都是有意义的。有的人是来延续执念的,须臾间就断送生命。有的人是来化解执念的,终其一生成长疗愈,丰盈生命。
我们生活的四维空间里,时间作为一个恒长的单位,很多人都以为无法超越。其实,时间对每个人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过去、现在、将来,只要我们回归本心,听从未来自己的召唤,成长现在的自己,我觉得那一定是一件很酷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