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658123/bb287f0396156909.jpg)
。。每天推荐一本书 || 编号:[1709]
。。原作名: Conservatism
。。ISBN: 9787544790185
。。内容简介。。
《保守主义》是卡尔·曼海姆1925年提交给海德堡大学的教授资格论文。在这部严谨的著作里,曼海姆以法国大革命以后的德国思想为典型,对现代zz中富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之一,即保守主义,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本书把概念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从思想方式、与时代的关联性、与自由主义的对立与互补等方面,分析了19世纪早期德国保守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这部知识社会学的典范之作不仅提供了关于保守主义的概念性知识,而且丰富了我们对这个时期德国思想与社会的认识。
。。作者简介。。
卡尔·曼海姆: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知识社会学的创始者。在意识形态分析和对20世纪早期时代精神的把握中,把马克思、韦伯与胡塞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方法相结合,创立了当代社会学的重要分支——知识社会学。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知识社会学问题》《历史主义》《保守主义》等。
。。网评。。
#
约阿斯看好特洛尔奇,特洛尔奇看好齐美尔,曼海姆和特洛尔奇反对历史主义某一些部分,俩者之间友好的学说架构,论文终于串联起了,感谢曼海姆,写完后找个心情好的日子等着老师“骂”或者放弃俺的“学术生涯”哈哈哈哈啊哈。
#
十年前曹师傅推荐让大家读。到今天才觉得,自己大概能读懂这本书了。曼海姆不仅仅只是区别了传统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异同,更重要的是,他还原了德意志背景下,保守主义的自我建设过程。作为一种启蒙运动的对立面,保守主义所要建立的世界图景,都是和启蒙主义的理性化背道而驰的,这是“民族”概念的诞生(某种意义上这是二十世纪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之一),也是德意志这个民族给自己套下的巨大枷锁。保守主义的“具体化”,很快蜕变为“特殊化”,而知识分子在其中,为了使其合理化而发表的种种言论,历史都记住了。
#
保守主义思想研究的经典
#
保守主义的三种形式以及各自的转向,虽然看得很费劲(以后有机会可能需要重读一遍),但这种先讲思想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再讲思想差异历史背景的方式非常有意思。 另,在曼海姆的论述中,萨维尼对于民族、潜意识的论述或可成为所有文化学的鼻祖,或许可以视为现代文化心理学的源头。
#
在不同主义思潮历史中晕头转向
#
终于精读完了这本书,在文本难度上对于我是颇具挑战性了(当然我是学渣)。一点直接的感想:experiential contexture, historical life space(with three inner factors), intellectual conjuncture 三个概念还是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可拓展性。但是同样是用勾连社会事实(都主要是阶层)与文本来为文化社会学开疆拓土,曼海姆这本书构建的概念框架就不如韦伯的psychological awards, testimony of redemption, economic ethics这些概念那么有解释力和经验感。事实上,曼海姆主要的智识功夫似乎都下在了分析德国浪漫主义、历史学派的内部发展和分化上了,反而那个最关键的existential structure 如何影响思想风格确显得用力不足——固然experience of different social bearer 很好,可是其他一些利益层面或者个人生活史层面的东西不是说不对,就是总觉得不太深刻有力。。另一方面,细微的对19世纪初德国保守主义的考察对我这样不大明就里的人来说又显有点艰涩了。。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