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测试与开发的比列

测试与开发的比列

作者: 上海凡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15:43 被阅读0次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例应该多少才合适?

拿两个业内最典型的公司也是大家最喜欢讨论的公司来举例:微软和谷歌。

先说微软,老牌软件公司,有钱,资源充足,测试开发比基本稳定在1:1。当然,这说的是一般情况,或者说是平均情况。

再说谷歌,新兴软件公司,有钱,资源充足,测试开发比基本稳定在1:10。当然,这说的是一般情况,或者说是平均情况。

为啥两家都有大把钞票的企业此比例会迥然不同?原因当然很多,但重点是在测试理念的不同。微软推行的测试理念偏传统,而谷歌推行的测试理念是大量的 测试工作交由开发人员自行完成,测试人员主要提供完善的测试工具。这和笔者常挂在嘴边的智能化测试类似。笔者一向以为,未来的测试发展方向必然是少部分的 专职测试人员维护智能化的测试平台,然后现在我们所做的大量测试工作可以由任何人通过智能平台完成,可以是机器自动完成,也可以是人通过机器很傻瓜化的完 成。

说到这里必须得打住了,因为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这样的比例是如何产生的。

大家可以仔细分析下,微软和谷歌是先按照这样的比例招人呢,还是按需求招人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比例?答案毫无疑问。那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公司都是先拍 脑袋设置一个比例然后按比例招人呢?脑残吗?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尝试着猜测下。因为这样做预算简单,招人简单,统计简单,汇报简单。就象定KPI一 样,如果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那统计会非常复杂,老板们哪有这么多时间搞这个?所以,一刀切,粗暴点没事,反正强奸的是员工,注明下,底层员工。

其实但凡有点头脑的都可以想想,这个比例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比方说笔者所在的团队,测试开发比为1:3,笔者绞尽脑汁也弄不清楚这比例是怎么来的,最后据说是行业惯例,有这样的惯例吗?如果有那笔者真是孤陋寡闻了,这十来年白混了。

笔者窃以为,测试开发比最大的作用在于评估组织性能,也就是说预测组织的产能大概会有多少,但这数字肯定也是不靠谱的。就象我们做项目评估工作量一样,有许多方法可以辅助我们,但仅凭某一个比例进行测试与开发工作量的转化,简直是扯淡。

说了这么多总结下。笔者建议,在工作中不要关注测试开发比,有需要就多招点人,没需要就少招点;有需要就往项目里多派点人,没需要就少派点。千万不要为了偷懒,为了报表上的数字好看,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而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不懂技术会勇敢的承认,但没人会承认自己不懂管理。

相关文章

  • 测试与开发的比列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比例应该多少才合适? 拿两个业内最典型的公司也是大家最喜欢讨论的公司来举例:微软和谷歌。 先说...

  • 六年iOS开发的编程习惯之谈

    工作中最让开发者头疼的是测试人员提出的一列列bug,比这个更恐怖的是有bug在测试阶段没发现,到了生产环境才暴露...

  • 任务卡片书写格式参阅

    一个任务只填写一张卡片(不需要开发、测试分开),卡片按序移动即可,在开发列即为开发进行中,在测试列即为测试进行中。...

  • 第9章 前端系统的展示

    首页后台开发 Dao层的实现 新建一个HeadLineDao接口 mapper 测试发现数据哭着少了一列 测试单元...

  • 测试部门,如何更好的体现价值--8年测试总结

    一、测试比开发low,一定程度上我是认同的 之前面试的时候,有个小朋友问我:“有人说测试比开发low,你觉得呢?”...

  • 软件测试的流程

    指定测试计划,测试设计与开发,测试环境建立,执行测试,总结测试和总结测试

  • 为什么准入在测试环境和为什么要做准入

    一般的流程是测试环境与开发环境一致,开发员在测试环境执行准入用例,扫除无法测试的问题,然后将代码与开发环境一致,测...

  • TDD前端测试驱动相关知识

    一.与传统开发的区别 正常的开发流程:先开发界面或类,然后在进行编码测试 即:项目代码开发 -> 编写测试用例 ...

  • 测试与开发

    来源:卢大侠 开发在编译打印机程序,打印出来几页代码,测试跑过来看见了问: 擦,怎么打这么多乱码。 开发一声吼:去...

  • 技术开发流程

    目前团队的开发模式还是基于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整体开发流程涉及需求评审、测试用例评审、技术架构评审、开发与测试、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测试与开发的比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bi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