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妈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你爸他说,以后老了打死也不去老人院。我答,不会的,放心吧。其实并没有太在意。
在我看来,生命是充满遗憾的。我们与父母之间,我们的子女与我们之间,那份感同身受总是来得有点迟。没有结婚生子,体会不到父母的难处和恩情;没有发白齿稀,难以理解对自己命运无法掌控的哀伤。当我们终于赶往他们当时的所在,也许真的只能尝到遗憾的滋味了。
电影开篇用一组单色调的细节镜头,展现了人老了以后是怎样的日常。大把的药片,坐着坐着就打起盹,好一些能照顾自己,差一些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嘴里真牙没几颗了,皮肤松松地挂在身上。
我不想用可怜这个词,可人老了真的很可怜。记得有次活动在老人院进行,当老人们一个个或搀扶或被推着进入会场时,我深吸了一口气。我的父母,我和先生,以后都会是这样啊。
然后老人院的大铁门轰然关闭。一道门,隔开两个世界。门里是活着,门外是生活。同时,这道门还是一个意象,是人与人之间难以消除的隔膜。
由此引出了本片的两条叙事线。第一条线的主人公是老周,电影讲述了他千方百计逃离老人院,去参加比赛的故事。第二条线的主人公是老葛,讲述了他与亲人之间这道误会的大门逐渐隐去,最后重获亲情的故事。
而推动两条线前进的力量就是两位主人公自己,他们彼此关怀,给对方以希望,最终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
老葛初到老人院,睡在一张临时添加的床板上,唯一珍贵的物品是一盆花。与儿子几十年的恩怨,如同芒刺深深扎在心里。这些他似乎还能承受。入夜后的一次失禁,却成为压垮他生存欲望的最后一颗稻草。
一个人,在没有爱的世界里,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无力掌控,真的会想要放弃自己。
前段时间,因不堪性骚扰而跳楼的十九岁少女,不就处于这样的境地么?!
生命所能承受之重,超出我们的想象。而生命的脆弱,它消失的那么轻易,也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感同身受才如此重要,所以我们才会常被教育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所以共情力与同理心才那么宝贵。
如果没有老周的宽慰,大家伙的关爱,包围老葛的也是和少女一样的卑劣环境,有人谩骂怎么就你这么惨肯定你活该,有人无耻地拍视频你怎么还不跳浪费我的时间,我绝对相信,老葛也活不下去了。
反过来,当老葛得知老周已是膀胱癌晚期,仅有的心愿就是参加比赛、看看大海时,也愿意助他一臂之力。他的计划得以助老周圆梦,他的善意让一个生命安祥的离去。
我妈常说一句话,人这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生自己的和自己生的。
我们呢,也常是被最放不下的人所伤。因为放不下,才伤得最深。
片子让我泪目的一处就是这个麻雀的故事。
完全可以打字复述这个故事的,还是费劲做了一次图。好故事,想让自己再记一次。
看到这儿,我回想自己和父母的交流,不禁惭愧地抬不起头了。我很多时候,也是这个故事里的儿子。
我们对待父母和对待儿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
是因为我们被他们照顾和关心了这么久,已经习惯了当孩子撒娇任性?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无穷的,所以肆无忌惮地浪费么?是因为在他们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么?我问了其他人,有人的回答是这是生物本能么?
我想试着从别一个维度去看这个问题。如果真有轮回,父母会不会是我们前世的孩子,今世来报恩的?
说回电影。这部片泪点不少,但算不上佳作。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觉得本该很深沉的情感,是浮在水面上的,没有那种静水流深的涌动。
情节丰富,可惜少了留白。比如老葛从阴影中走出,转脸就笑有点突兀,感觉之前面对死亡和儿戏一样。情绪点多,每个演员都是戏精,谁身上的戏都能产生大剂量的观影快感。但如此,整片的情绪把握就有些失控,开篇就走高了,致使之后的驾车逃离、草原狂奔这样真正的高潮并未如约而至。就像在几个温泉池里泡了泡,也挺舒服,但最终没能去到真正广阔包罗万象的大海。
以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作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