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不等于了解

看见不等于了解

作者: 金霞007er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6:48 被阅读0次

    列车平稳的向前行驶着,午饭时间刚过,我看了会儿书,渐渐有了困意,合书打盹儿……

    迷迷糊糊中,耳边涌入忽远忽近的嘈杂声。

    睁开眼,细听,原来是前座一位妈妈和列车工作人员在争执,说是争吵,其实也只是那位妈妈一个人在大声嚷嚷。

    作为旁观者,觉得事情本无争议——列车员让她身高超过一米三的孩子补一下票,这有什么说的?!

    可那位妈妈不情不愿,又问补票有没有座位?列车员解释说:车上补票都没有座位。

    那位妈妈就态度极不好的这话那话,并没有积极配合补票的意愿。

    列车员也无奈,说那就下车时交给车站工作人员处理吧!

    她一听这,又不干了,找列车员的茬,一会儿要工号,一会儿说态度不好要去投诉。反正嘴巴里面不停歇的各种东扯西扯,声音提高好几倍,好像怕全车箱人都不了解她的委屈。

    我冷眼看着那位妈妈的表演,一边打量她,四十岁左右,带着眼镜,背着蔻驰的包,一身名牌装束,……几十块钱的车票钱而已 ! 抛开经济条件,单说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况且孩子就在身边,起码要给孩子一个正向示范吧!

    哎!这家长……

    后来,我继续看我的书——柴静的《看见》。

    正看到她采访当年“虐猫事件”当事人,对于当时这个新闻热点,我们大众一边倒的态度是痛恨、愤怒和轻蔑……

    可是读了柴静对当事人的采访经历,和她字里行间透露着的另一种态度,我理解到,对于一个事件,一个人,不只有一个事实,而是肯定还有不一样的解读视角。我们只是看到事件本身,并不了解当事人。

    “当事人攻击动物,我们又在攻击她!” 事出后,人肉搜索“虐猫当事人”的发起者说。

    柴静在书里引用了斯宾诺莎在《伦理学》里说的一段话:

    “嘲笑、轻蔑、愤怒、报复……这些情绪,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恨而起的成分,不能成为善。”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此时,我意识到自己刚刚也掉进“伪善”的坑里。对于补票事件,我看到的只是那位妈妈和列车员的行为,我了解真实的她们吗?了解事出原因吗?

    不 ! 我头脑里的评判只是我个人狭隘的断论,因为评论比思考简单多了 !

    我再细读书里的几句话,警醒自己,“不要陷入人自身造就的蒙昧里”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对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列车继续平缓地行进着……

    我看见,那个小女孩依偎在妈妈怀里,在妈妈脸上亲了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不等于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jmectx.html